当老迈的莲熙颤巍巍的挣扎于朝韩边界线时,风中凌乱的白发,寸步难行的双脚,洒落一地的饭盒,仿佛在为千千万万个还在等待重逢的亲属们呐喊。政治的斗争受到时代,时局的影响,而人的血脉之情不应由于政客们的周旋而阻断。政治是利益的妥协与转移,而生而为人的情感不该为此买单。《恋慕》描写了朝韩分裂下的离别亲属们的悲情等待。没有过多的严肃探讨,而是以一种日常生活的展现来描绘一位思夫老人的故事。进而引起全社会对这一群体的关注,莲熙一人的苦苦等待代表了无数个等待之人。除了这一层政治反讽。对于莲熙这一形象的饱满塑造更是令人动容。时间在爱面前什么都不算。影片的开头运用了几帧特写,紧张不安分的脚,微微浮现的笑意,小女生般的羞涩在一张年轻的面孔上展现。纵观全影才知道这是莲熙乘坐大巴去见珉宇时的场景。此时运用了客观镜头展现莲熙的激动紧张,以及受阻后由喜化悲的巨大落差。
影片开始的女人是一位貌美的年轻人,而影片高潮女人的脸幻化成了坐在车上布满皱纹的老妇人。前后两次的面容实为同一个人,但跨越了将近七十多年的岁月。所以影片开头的女人本应是年老体弱的,但剧中交代的年轻女人却患有阿兹海默症,导演给了两个买鱼的主观镜头,体现了莲熙的记忆力衰退之快。我认为前后面孔的转换,揭示的人物关系意料之外情理之中。每天按时来电的“女儿”,空镜头一扫而过的黑白相片与彩色相片,正对应着莲熙的两个人生阶段。
本片中的女主角莲熙是一个年近花甲却对故人念念不忘的思妇。这个角色因为有了七十年的光阴变迁而为整个故事渲染了一层苦情的色彩。她几乎快忘记了所有,只记得珉豪——她的第一任丈夫。朝鲜分裂,阻隔了她们的相见,时间永远定格在了莲熙送珉豪走的那个早晨。殊不知,莲熙的等待也定格在了那天。尽管70多年没有相见,大巴上的莲熙依旧像一个初恋的小女生忐忑不安,她依旧拥有年轻时的容貌。把韩国的老家,多年如一日的摆放成从前的日子,导演给到的空镜头是墙上的大衣与帽子,与珉豪最后离开时一摸一样。影片于细节见真情。以此寓意莲熙对于丈夫珉豪的爱是初心不变,是守候等待。影片结尾,被阻隔的两国离散亲属白发苍苍,眼中含泪,导演给了许多中景近景,一幅感人至深的群像与车前毫无动容的士兵形成了一种对比,表达了强烈的讽刺性。年老的莲熙苦苦哀求是影片情绪的爆发点,政治博弈也许只需要一瞬间,而莲熙则花了她漫长的一生去等待。这是不能承受之重。而导演借莲熙慢慢垂落的眼帘表达了他自己的态度,莲熙黯然的眼里是思念,是悲哀,更是失望。
整个影片大量使用空镜头,中近景,将主人公的情感寄托于生活物件,埋下了许多伏笔与暗示。用朝韩分裂的大背景下离散亲属相见的一波三折,展示讴歌坚贞不渝的爱情,以及政治博弈的冰冷。
我喜欢这部影片,虽然到结尾才看出了几分悲剧意味。它对于思念,守候的刻画多以环境,人物神态展现,深刻难忘到某一瞬间老妇人流泪的眼才是那把最锋利的剑,刺入所有人的心。离散亲属的势单力孤自是比不上政客弹指一挥间的决策,但,站在半岛这头仰望那头的老妇人永远不会死,永远会怀着少女般的挚真等待心上人归来。最后,把视角拓的更宽一点,朝韩分裂对于两国中许多人民而言都是永远解不开的结,剧中的莲熙不仅代表了分离家属,也许更代表了许多朝韩统一的支持者,他们的愿望就是没有回家的珉豪,苦苦等待,苦苦守候,期待与初恋情人的重逢。
你不来,我不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