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下养老会是你的选择吗?

前几天雨水节气, 文笔训练群内有比文活动,以节气为题,写一篇文章。

很惭愧,自己对四时的感知大概只停留在春夏秋冬,关于24节气,对它们的了解也仅限于几年前帮孩子买的一套24节气的书。

我对节气的了解仅源于书,但节气对衣事的影响,没有比在农村忙活的人更敏感更有感受。

孩子的爷爷奶奶年轻的时候从乡下出来,到市里上班,全部退休后, 把大孙子带到读中学, 就选择回乡下养老。春耕秋收,打理着自家门口的那几片菜地和两口鱼塘。

原来有时间陪孩子在乡下待的时候,从来没有注意过每个不同的农时应该做什么,可以种什么,现在对节气的理解匮乏,跟自己从不花心思了解,是有直接关系的。

那时二老搬去乡下的时候,原来不理解为什么要离开两个在市里工作的儿子, 在市里,离得近,方便走动。

乡下远,不仅小辈探视要来回跑,邻里间的走动也不是天天来往,每户之间都隔着一段不算近的距离,确实看着清冷,这样会不会让老人更觉得寂寞?

回乡下养老的日子,每天都是日升而起,日落而息,对于二老来说,空气好,生活成本更低;节余的养老工资,还能补贴两个儿子。

同时远离城市的热闹,没有各种繁复的人际相处,是更清净的活法。

现在过了十来年,我开始明白,如果人心真的够沉定,年轻人看着的清冷寂寞,其实是另一种悠然自得。

二人、三餐、四季,正是二老在乡下的写照;有人立黄昏,笑问粥可温,便是每日的日常。朴素的老人,用朴素的价值观,竟然是把自己日子过得最诗意的人。

二老不是高知,这种内心的沉定,其实跟文化素养没有那么直接的关系,更多的是过往人生的历练带来的通透与平和,才愿意守住乡下老宅,度余下岁月。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