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辩论会起因
上午10点20分,信念在群里道了声早安,搞事的梵小顽皮的说,快中午了,师父更搞笑,他准备吃晚饭了。
信念说她才看到黎明的曙光,师父很幽默,说信念是看到明天的黎明曙光。
倾颜说出了他们的心声,想回归向下田园生活。随后知晓发了她乡下的农园,有房、有水塘、有绿色蔬菜,唯美。那是她期待已久田园小房子。并说出了自己的规划,水塘养各种观赏鱼,民房可以改造,她喜欢大自然,看到不错的风景,喜欢分享。
知晓邀请大家改造好后,喝茶、养鱼,坐而论道,继而养心。
接下来梵小展示单位的郊区别墅小院,信念展示有山、有水鸟语花香空中花园楼房,她说可惜离市中心远点。
知晓说她不喜欢住市中心,选了农园,江边跑步看夕阳。
梵小说上下班还是市区方便。
二、辩论会
师父说那要不大家来个辩论会吧,住城里与住乡下的两方辩论。城里的一方为A,乡下的一方为B。
梵小:如果乡下交通方便,其实挺好。像师父孩子小,还是住城市方便
知晓:那也得看哪里的城,哪里的乡下。比如我老家,乡下和市里,我还是喜欢住乡下。
信念:上班的、上学的都必须住城里,乡下适合度假养老。
师父:只能选一方,哈哈!
辩论开始:
A方梵小主要观点:
1.城里医疗便利,人要到老了,身体有各种毛病。从个人自身需要决定住哪;
2.目前乡下只能周末渡假,乡下如果没有几个关系好的家庭,生活很无聊,乡下蚊虫也多,在城市久了,不会适应;
3.现在很多城市郊区教育,医疗,生活等配套都非常弱;
4. 如果经济允许,可以多处购房,实现不同需求,但城市房子一定不能缺,现在房子,城市房子在涨,好多农村人有钱,为了孩子教育,都跑城里购房;
5.如果国家继续加大农村配套建设,后期可能农村会越来越好;
6.在乡下,点外卖都难;
7.内心的平和是发自内心,因人心态调整获得,可以在城里小区,公园,沙滩等处获得;可以看书获得等。不必一定住乡下。
8.乡下那么好?为何现在乡下的人还往城里买房?城市人口比乡下人口多? 我相信真理是掌握在大多数人手里,目前国情状况说明一切,目前国情还是住城市好。
B方知晓主要观点:
1. 我觉得关键不是城里乡下。而是这个地方能满足我们最关键的内心和生活需要,于个人于家庭最大利益化;
2.医疗,教育,生活便利。假如这是我们明着的需求。咋一看,城里的这三个条件比较好。但是现在农村脱贫,且很多农村经济和交通越来越好。医疗,教育,住房,生活便利设施越来越有国家保障。各种基础设施也越来越完善。那么明着的这三个需求。在乡下也就越来越好。越来越满足我们美好生活的需求;
3.从以下几点看住乡下的好处:
内心的真我的需求;长远发展看,农村的生活条件(各种基础设施),医疗教育也会越来越好;农村的环境较好和人口密度没有没有这么高;咱们都有一点点见识,良好的心态加上一技之长会在农村好发展,也把农村建设得更好。
小结:无论明着(外在)的需求还是内在的需求而言。依旧是乡下住比较好;
4.我们终其一生的追求就是内心的喜悦、和平与平安。城里没有乡下容易获得这些需求;
5.强调的或倾向于是素质内涵、素养文化之类的富裕;
有一个故事,有一个人找师傅去帮看给父亲居住的风水,一路上,这个人彬彬有礼,遇上堵车不气恼,别人超车他就让。接电话也是好声好气。到了地方,人没进院子,却发现里面有小孩偷院子里果树。他让大师不让惊扰,说突然进去,会惊吓到小孩,他们从树上掉下来受伤就不好了。
风水大师后来大笑,不用进去看了,回去吧,这里就是风水宝地,有你在的地方就是风水宝地。
这就是讲住在哪里关键是人本身。
6.阳台种花比不上乡下大自然和院子里种花,没有那种风吹雨打,风吹日晒之后的各种精彩和不同的空气新鲜。 快递外卖农村也不落后。农村快递市场是巨大市场。至于外卖,现在兴盛优选,橙心优选等各大电商强势入驻农村。 疫情期间,乡下人还自己搞起了外卖,粥粉面,快餐,点心蛋糕各种小吃,美味营养又方便;
7.从城市化发展的角度看。
农村——城市——城乡结合(城市反哺农村)——归乡农村发展(返璞归真)我国正处于城乡结合发展的阶段,也就是您提的这点。而从社会经济发展的长远看,回乡下农村建设更新型的居住区是发展趋势,是多数人的必然选择
8.因为不仅农村这个传统的居住地各方面环境和条件在变。最关键的因素——人在改变。住乡下的很多是经过城市的熏陶,经过城市化的人在建设了。所以下乡正在逐渐的悄悄的越来越好
B方倾颜观点:
1.虽然城里很多方面的确更胜一筹,但是,现在农村已经被重视,开始规划,改变,造就与城区接近而又具有乡村的特色,田园田庄生活,空气清新,悠闲自在,人心相融,现在乡村有着强大的吸引力,建造文名村,打造文明户,引进投资,国家对乡村的政策也越来越有利。乡村的交通越来越方便,高铁也可以通过乡村,至于孩子读书,更不用担心,校车接送;
2.乡村,有山有水,山清水秀,更利于身心健康,愉悦心情,在某些方面,更利于孩子一路成长。 乡村人心之间的互助友爱,现在乡村环境也非常不错呢,林木环绕,蜂飞蝶舞,绿色大自然,健康食源,自种的绿色蔬菜,自养的鸡鸭鹅鱼羊,在养生路上,已经更加胜出一筹。至于蚊虫,城里也有。外面的卫生方面在于管理,家里的卫生清洁在于个人收拾;
3.烦嚣的都城,空气,污染人与人之间的隔离;
6.城市的繁荣昌盛,掩盖了真正内心深处的需要,改变在于个人,在于人的心态,人啊,大部分都是跟风的,为了面子,面子,真的那么值钱吗?内心深处真实的需求,比面子来的更实际。爱面子,就是历史以来的问题;
7.城市的发展,依赖乡村;
8.现在乡村教育也搞得有声有色,有钱,城乡都可以都有大房子,喜欢哪里就买哪里,这是个人喜好
9.看各人了中国人口那么多,不能一概而论,一句话,你喜欢就好!你喜欢,就哪里都好,
你不喜欢,黄金遍地都是假的。
10.我已经见到了乡村确实的变化,我来自于农村,当下,乡村也非常优美方便,更利于身心健康
信念观点(不顾师父提醒只选一方):
1.此一时彼一时,退休前住城里,退休后住乡下。
2.咱们现在工作和孩子读书都是在城里,只有居住在城里才便捷啊!要不然问问你们自己,你们此刻是住在城里还是住在乡下?
3.只是住在心里的乡下,其实咱们还得在城里生活和工资的啊!孩子们还得在城里上学啊!
住在城里是回归现实生活, 乡下生活只是心中的白月光。若是一个自由人士,当然会赞同住乡下的好,假如我不用上班的话,我也会住乡下;
4.如今还是乡下人往城里赶的多,城里人往乡下的极少;
5.喜欢住城市,住城市。喜欢住乡下,未来政策让你变城市。未来可能只剩城市与土地,但都住,但我的乡村已划到城市,让我的乡亲全部城市化了。未来平原的乡村无路可逃。还是像师父去山里住,当山里诗客、山里主人,未来跟师父上山、占山头去。
A方高原麦芽主要观点:
1.我的家乡已成空巢村了,只有老人,年轻人都进城了;
2.你总不能带着自己的小孩去乡村建学校,医疗设置,娱乐场所吧!
3.振兴乡村只是一个说法,也许将后能实现。但生活得顾眼下的实情,还得时间,现实和将来是有落差的;
B方知晓观点:
1.何为城市?那是从农村发展而来的。
农村有多余的物资,开始需要互相交换成为了一个小集市。有一部分人逐渐做集市商品的交易而脱离了农村种养劳作。然后发展为小城镇,继而发展为城市,更多是聚集商品交易或劳务交易的地方。城市的各种物资多是从农村来源。
2.城市发展到一定程度,就需要反哺农村,这样资源就不会枯竭或更好的发展资源来源。这个就是现今我国农村城市发展所处的阶段或时代。
3.随着国家社会经济发展,城市反哺农村,农村循环发展。农村会越来越好。这时候的农村是经过城市化进程的农村了。
4.不久的将来的农村,不仅满足了教育,医疗和生活的便利,还有更好的自然和人文环境,地广空气好,定是多数人的向往。现在很多别墅区都往郊区发展了。这是有远见,预见了乡下的好。
A方梵小:
但你依然选择住城市,为何?
B方知晓:
我们只是辩论住乡下好还是住城里好。也就是你认可哪个好,而不是你在现实实际中的选择。 你们刚才也承认了住乡下好。只是现实得选择城市。
所以从内心观点上,你们都是认可住乡下好的。感谢一起支持住乡下好的观点。
苹果树:
乡村城市化,说明还是城市适合居住。
都住乡下,人多了,说明乡下已被城市化,乡下已不叫乡下,叫城市。
政策:未来80%城市化,也说明城市更适合房住。
未来乡村城市,上官辩友,你现在向往的世外桃源,未来会变成小城市、卫星城的
B方知晓:苹果树,你的后边观点就欠妥了。
那不是叫城市,城市是没有农地种养殖的。那是更先进更文明的乡村。并不在未来,而在于每个当下。而如今乡下每日都在不断向前发展,久不到我们乡下。就容易停留在传统的落后乡下了。
城市也叫城市聚落,一般包括了住宅区、工业区和商业区并且具备行政管辖功能。城市的行政管辖功能可能涉及较其本身更广泛的区域,其中有居民区、街道、医院、学校、公共绿地、写字楼、商业卖场、广场、公园等公共设施。
苹果树:
姐妹们,咱们进山,吹山风,呼山气,承天地精华,晨钟暮鼓,眺望未来的城市、乡村和土地,人类曾经的家园。咱们山里修仙去。
我喜欢上官妹妹的执著、上进、可爱、聪明、条理,像年轻时我的个性。我已经到了人在哪儿哪是家的年龄,上官妹妹,你让姐姐返老还童了,乡村好,我认输。我生于乡村,长于乡村,在乡村有家有田,城市有家有业
最后总结
师父:好,辩论结束,总结一下,活在哪里,哪里过的好就在哪,但心都多少会向往另一个地方。
好精彩的辩论,有理有据,A方着眼城市良好的教育资源、良好的医疗条件、良好的交通便利,认为城市好,B方抓住人们向往田园牧歌心理和需求,空气好、住宅面积大、发展快各方面条件逐渐变好等,正如师父总结,你生活在哪里,哪里过的好就在哪,但心都多少会向往另一个地方。
是呀,我们不知不觉分享了国家发展红利,我们的生活越来越好,城乡差距在逐渐缩短。2020年正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了伟大的历史性成就的一年。经过艰苦卓绝,披荆斩棘的8年奋斗,在中国现行标准下,近一亿人口,全部脱贫,832个贫困县,全部“摘帽”。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上分成这样五个阶段:第一阶段,改革开放之初到1990年主要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第二阶段,1991年到2000年使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第三阶段,2001年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第四阶段,2021年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第五阶段,2036年到2050年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我相信当下你的生活就是你最好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