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集逗乐表情包,分享与人相处的秘密
文/凡悦颜
今天想和大家分享的《叨叨鸭和羊默默》系列童书,共有三本,是由新西兰引进的。这是一套适合2岁以上亲子共读的图画书,内容温馨有趣。单看书名就能猜到,主角羊和鸭性格迥异,那这对好朋友日常是如何相处的呢,又碰撞出了什么样的故事呢?
1. 装帧与图画。
《叨叨鸭和羊默默》这套书是16开本,采用铜版纸印刷,线装硬质封面,精装适合送礼和保存,低龄儿童翻看起来也不容易被损坏。三本书中其他活物极少,反复出现的叨叨鸭和山羊默默还是简笔画单色设计的形象,它们之所以能吸引孩子的注意力,是因为绘者把他们的表情刻画的活灵活现,行走的表情包分分钟让读者浮想联翩,恨不能再配段文字才不辜负它们表情里的戏。
随便找几个内页放出来供大家体会。
2. 内容与特色。
《叨叨鸭和羊默默》系列分《叨叨鸭和羊默默》、《叨叨鸭和羊默默的惊喜野餐》与《叨叨鸭和羊默默在下雨天》三册。每册一个故事,讲述了热情逗比的叨叨鸭和忠厚寡言的山羊默默的日常。
第一册可以看作“初识”,是叨叨鸭发现山羊默默与自己有很多不同,比如身体的颜色、走路姿态等等。叨叨鸭与默默一路同行,一路询问,直到后来发现默默竟然是只山羊。幼儿在1到2岁之间便开始区分自我和他人,他们通过之前的模仿与观察,感受人与人、人与其他的不同,慢慢将自我意识确立起来,这是他们自我控制与情绪调节的基础,对于以后个体发展也有重要作用。
第二册《叨叨鸭和羊默默的惊喜野餐》可以看作第一册的“进阶”。叨叨鸭邀请羊默默来一顿虫虫大餐,不管是大虫子还是小虫子,也不管是跑得快还是跑得慢,更不管它们能不能飞,叨叨鸭统统要装进自己的篮子。看着叨叨鸭忙前忙后抓虫子,读者一边计算着羊默默的心理阴影面积,一边感叹羊默默一如既往的包容。羊默默延续第一本的风格,话少包容有耐心,一直陪伴着叨叨鸭,当然最后野餐里的反转也证明叨叨鸭是位合格的朋友。
日常生活中,尤其是面对关系亲密的亲人朋友,很多人习以为常的把自己的喜好强加给别人,认为我喜欢的,对方肯定也喜欢。殊不知这种一厢情愿往往是很多人际关系走向终结的祸根。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脾气秉性各不相同,因此说人与人相处是一门艺术。千年之前的圣人孔子就提出了“和而不同”,也就是人与人在交往中,需要求同存异。只有多替别人考虑,人际关系才能更持久。
如果说第一册讲自我意识,讲包容;第二册讲求同存异,讲为他人着想;那第三册《叨叨鸭和羊默默在下雨天》则重点讲协商,讲尝试,讲一起合作发现更多美好。叨叨鸭喜欢下雨,但羊默默不喜欢,那该怎样协商,让山羊默默与它一起玩(也可以是合作)呢?叨叨鸭答应给羊默默一个专属拥抱,并一路引导,让默默发现其中的乐趣。
漫长的生命,每个人都不可能独自一人走到终点,过程中我们需要分享、需要共情,更需要一起合作闯过一个又一个关卡。据说作者尼基一家人把山羊和鸭子从小养大,这或许是尼基能将如此灵动新奇的故事创作出来的原因。书里的每一句话都充满了活力,啪嗒啪嗒往下砸的大雨点,哗啦啦扑腾着的水花,拟声词的运用让一切都那么诱人。阅读时,还可以跟着两位主角在泥巴里面踢踏踢踏,然后哧溜溜打水滑,伴着好听的歌儿,试想哪个孩子不跃跃欲试呢?
3. 家长引导,去发现这套书的更多可能。
一本书好不好,要看它的价值能不能反复被挖掘。好书可以常读常新,可以让读者发现更多可能。这套《叨叨鸭和羊默默》画风简约却不简单,语言简洁信息量却大。细看每一页的表情,我们都可以引导小读者们脑补一个故事,加上绘者时不时拉长的线条,让画面极富方向感,每一次瞪眼都内心戏十足,每一次跳跃都动力十足。
家长可以引导小读者收集众多的逗乐表情包,让他们去进行表情模仿,甚至按照情节进行角色扮演或者故事再创作,这对于锻炼想象力与提升创造力都是不错的。另外,整套书是中英双语,口语化的对话对幼儿英文启蒙也有一定的效果。最重要的是叨叨鸭和羊默默的相处中是暗藏智慧的,儿童阅读推广人杨涤老师曾经说过“没有不爱听故事的孩子”,家长、老师们将重要的育儿理念和人生道理通过图画书和讲故事的方式传达给孩子,润物细无声,这对于幼儿品格塑造、社会交往都有积极的作用。
让孩子们在阅读时收获快乐,在阅读后收获感悟,那每一套绘本就不曾被辜负。
文字皆为原创,转载请告知
凡悦颜——乐读好写,参悟书中智慧,拓宽生命宽度,专注个人成长与亲子教育,我们可以变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