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会打闹20180613
1.人类的孩子之所以打闹和对抗,有时是为了考验自己的体能,有时纯粹是为了寻开心,有时确是为了更好控制自己的好斗行为。
2.对于所有孩子,不管男孩女孩 也不管性格活泼还是天性文静的,与成人玩经过设计的运动游戏,都会有所裨益。那些在校园里惹是生非的孩子,需要有人专门指导怎么玩打闹游戏,才能将恐惧、犹豫、冲动、愤怒等情绪合理释放出来。而那些不够活跃的孩子通过与成人玩对抗游戏则可锻炼身体,增强自信,培养他们的自我意识。
3.科恩(作者)的打闹规则
(1)提供基本安全
(2)发掘任何联结机会
(3)寻找一切机会,增强孩子的自信和力量
(4)抓住每个机会,处理情绪旧伤
(5)根据孩子需要,提供适当的难度
(6)仔细观察
(7)让孩子赢(一般情况下)
(8)当有人受伤和不愉快时,立刻停止
(9)不可以强制呵痒
(10)控制你自己的情绪,别跟孩子动真格的
4.开始打闹游戏,成人学会‘装傻’,同时‘不服输’,尝试加入幽默元素让游戏更有趣,更贴近孩子的需要;
5.关于攻击性,作者秉承观点是:假如不让孩子在游戏中练习,那么他们就会在真实的生活中练习。
6.运动游戏,好处多多
(1)自我安抚(孩子在学习自我安抚过程中,首先需要来自大人的安抚,然后慢慢在心里内化这种被安慰后的舒适感,最终发展并形成自我安抚能力。)
(2)培养专注力
(3)培养整体规划,先后条理的能力
(4)控制情绪冲动
乘着笑声的翅膀 20180612
1.让孩子笑的方法很简单:对年幼的孩子,滑稽的表情,声音,跌倒等都是获得笑声的关键;如果成人害羞的话,不妨通过毛绒动物,卡通玩偶以幽默口吻扮演角色进行游戏;孩子年龄越大,对成人挑战越大,也因此,更需要技巧。
例子
(1)希望孩子收拾房间,比起唠叨10次,不如一进去就尖叫“TFB”等男团女团名字,边唱边跳,最后孩子可能就笑的不行了推你出去求你别唱了,她收拾房间还不行吗?
(2)枕头大战 非大小孩子间的力量对抗游戏
保护袜子游戏等
(3)假装争夺孩子 (两大一小家庭)
(4)追赶游戏 哈哈游戏……
2.让孩子逗你笑,成人就可知道孩子会觉得什么好笑。
如:超级英雄 莎士比亚式的死亡倒地游戏,爱的魔药,严肃时刻等……
3.游戏越有趣,笑声越是乐趣的配料;笑声是建立联结的信号,是成功完成挑战的象征,是让孩子不再觉得痛苦和受伤的标志;同时,也是释放恐惧,窘迫和焦虑本能的途径。
4.以压倒性制服的呵痒游戏可能带来笑声,但违背孩子意志迫使其笑,就不是游戏力了,强制的呵痒变成力量对抗,只有强者才能赢。适当的呵痒则能很好以孩子互动,增强联结。
5.孩子有趣的点在于,不管当下我们多急切地表达我们的爱,他们仍会感觉自己不被爱感觉自己没被爱够。
6.笑是缓和气氛对吗,和好的好方式,装傻的方式能吸引孩子眼球,同时也给他们机会去反思自己的行为。
如:大孩子在欺负小孩子时,比起一大串说教,试试用发现惊天真相的语气夸张和大孩子说:“我觉得这不太好玩”,也许能让大孩子停下来稍微反思一下自己当下的行为。
7.好玩的游戏也有可能导致糟糕的心情
尤其当大人认真玩游戏,小孩又想被大人郑重对待又希望自己能赢的时候;同时,孩子也有时高估成人处理情绪的能力,导致矛盾激化,孩子情绪崩塌。对于这种情况,先联结,后游戏化解不安和不理解。
8.孩子情绪多变,一会哭,一会闹,一会笑,是因为有一些情绪是埋在心里,潜藏在潜意识深处,平常牢牢将这些情绪关住。
Fun game offers an opportunity to laugh, those emotions feeling would come at the same time.When kids cry,they might keep crying.
过去积累的情绪,通常会借助最不起眼的小事发泄出来,尤其在较长时间的尽兴游戏之后。成人需要转换角度,也需要理解和尊重孩子的情绪表达,相比用压制不许哭闹的管教,让孩子哭出来,甚至抱着孩子哭则明智很多。
建立联结20180608
1.联结,是一种状态,容易意会却难以言传。
2.婴儿期,孩子与他所依赖的大人之间的联结,常表现为“目光之爱”:深深的彼此凝视,目光间流淌的情感,是相互归属和融为一体的。
童年 少年 青年 中年乃至一生,我们都在不停地联结。
3.出现问题的时候,游戏力的目的就是帮助孩子拜托孤独感的困境。
4.依附理论-蓄满水杯
孩子需要不断关爱和照顾,就像一个杯子不断需要蓄水。
表现为依恋模式下的安全感,安全感足的孩子,甚至可以自己将水杯蓄满且会恰当表达,当然,也有会因为不想接受空杯的失落感的孩子以急躁焦虑等自我封闭方式保护自己;也有漏水的杯子,怎么填补都无法弥补以前的伤痛。
日常生活中不安挫折,事故 疾病和创伤都会将孩子的杯子倒空。成人尽可能做到的就是让孩子充分感受到爱和尊重。
让孩子获得安全依附感的关键是对其需求做出迅速回应。
5.为联结而游戏
如:模仿孩子 镜子游戏(但不要让他们觉得自己被嘲讽了)
躲猫猫游戏(联结 断裂 存在 缺失间所达到的微妙平衡) 孩子自己需要时间慢慢学习弄清楚
当成人以孩子想要的方式联结时而非坚持己见,通常有助于建立联结。比如孩子要求的一个拥抱或者是过家家游戏,大人当下可能会觉得无聊甚至拒绝,但是不以孩子的方式联结,孩子又能用什么方式和成人联结呢?
大人坚持联结,由孩子决定方式。
加入孩子的世界 20100607
1.游戏力提倡父母与教育工作者们充满渴望与孩子建立联结,随时准备为孩子贡献出永不枯竭的爱,鼓励和激情;
2.独立游戏(自行玩耍或与其他小朋友玩)的确会让孩子受益,有时候也需要大人加入,尽管游戏可能伤害孩子(如摔跤等),但大人却能更好的帮助孩子;如走出歧途,心理健康建设,与他人维持良好关系等;
3.以下情况,更需要家长介入与参与
(1)孩子很难与同龄伙伴或者成人建立稳定关系
(2)孩子不能自发地、自如地玩耍
(3)孩子生活出现变动:上幼儿园、弟妹出生、父母离异等
(4)孩子遭遇危险
4.游戏力需要大人放下身段,玩一次甚至并不认可的游戏;
5.成人不玩或抗拒玩游戏原因
(1)原生家庭影响,自小没有好好玩游戏,长大更不能带孩子玩
(2)失去游戏能力
(3)逃避游戏 相处方式单一
(4)自身心理问题未得到解决
(5)游戏本身有点无聊
(6)成人在游戏中主导权、控制权或战略防御导致不敢玩或者不敢尝试
6.游戏,也是当父亲的责任
非父母的成人与孩子的互动游戏也是成长不可少的元素
7.与孩子调到同一频道,注意到孩子真正需要什么,认真关注孩子,及时翻译孩子的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