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文嘉
Vol.30
北京的如家事件在昨天终于得到平息,涉事嫌疑人终于落网,终于给扑朔迷离的事件暂时画上了一个休止符。
关于事件本身各位看官都了然于胸了吧,多说也无益。当新闻曝出来后,又有媒体把老套路搬出来了:先是路边调查民众的遇到类似情况的反应,第二步重播“防狼十三招”,最后老生重谈地告诫单身女性如何如何注意安全等等。
冷饭炒多了,公众也会不买账的,有人就问了,难道以后女生出门前还得练好功夫,难道单身女孩遇险只能靠自己?
但另一方面,未施以援手就被冠以“冷漠”加以声讨,是否对日后类似情况有裨益?在没有搞清楚人们为什么选择旁观或施救的问题前,那些正义感爆棚的口号也许只是一种美好的夙愿,并不能形成一种具有可行性的应对方案。
要形成一种具有可行性的应对方案,让我们先从心理学的角度剖析下,紧急情况下人们的心理。
首先我们要知道,不管你是当事人,还是旁观者,绝大多数情况下我们都没有处理突发状况的经验,所以当事人和旁观者可能都会不知所措,一切行为更多的是出于本能。就像那个女孩被拖拽后立刻坐在地上,本能告诉她这样做会给嫌疑人的拖拽行为增加难度。
而作为旁观者同样也是本能驱使,在短时间内评估了现场以后,旁观者也会基于他的判断标准形成一种认知。这种认知决定了他是做出施救行为还是选择旁观(离开)。
这一认知过程在我们大脑里可以看做是瞬间的,但这一瞬间做出的决定的机制却是相当复杂的。
在这次事件中,发生场景是在酒店的电梯间。也即是说在一般意义里,这是个相对安全的公共场所,而且酒店的电梯是需要刷卡才能使用的。一般认为,对于受害者来说,越是公共的场所对他越有利,被路人看见的几率越大,获救的可能性越高。
然而不光本次事件,以往的老人摔倒事件也同样反映了一个现象:并不是看到的人越多施救的可能性就越高。
心理学中把这一现象叫做旁观者效应或责任分散效应。这一名词来源于1964年发生在纽约的一起凶杀案。在长达半小时的作案时间里,有38个人先后听到了受害人的呼救,但遗憾的是直到最后一分钟才有人报警,以至于受害人错过了最佳抢救时间。
此案震惊了全美,当时老美的反映跟我们此时差不多,舆论一片倒的谴责纽约人的冷漠。直到两位心理学家发现并证明了旁观者效应后,人们才开始用科学的方法思考这一现象,而不是仅仅的道德的批判。
再回到本次事件,第一个发现受害女孩的是酒店服务员。然而包括受害女孩在内的许多大众都表达了对服务员施救不力的不满。确实,这名服务员可能没有什么实质行动,没能有效阻止嫌疑人的施暴,但在我看来,他依旧是本次事件的关键人物之一。首先,服务员的出现对嫌疑人的行为有制止,这就给嫌疑人一个信息:他正在被注意,使得嫌疑人不敢有更激进的行动。其次,服务员的行为打破了旁观者的多元无知*效应。使得另一个关键人物——女房客认识到正在发生的事很可疑。并且服务员的制服象征了一种专业性,当专业人员在场时,同时又降低了施救者的焦虑**,增加了旁观者施救的可能性。
*多元无知:就拿这次事件来说,假如我看到了这个女孩,我内心是有想帮忙的意愿的,可是在我做出帮忙行为前,我会去考量别的旁观者的行为,为什么他们没有做出帮助?他们是不是比我了解状况?是不是他们已经尝试过了?或者他们在等待更专业的人出现?
然而偏偏我的内心戏在别的旁观者的内心也同样上演了一遍。这就可能使得所有旁观者原本都有的帮助意愿,在自以为更有经验或更了解情况的人的面前给打消了。我们彼此都认为对方更清楚情况,实际上减少了施救的可能性。
** 施救者焦虑:旁观者在决定从旁观到施救前,会对他的救援行为所付出的成本进行评估。比如个人能力、嫌疑人会否报复、救援对象是否可信等方面。影响评估结果受个体的人格和经验影响。评估的成本越大,施救的可能性越低。
以上就是受害人与旁观者简要的心理过程,基于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得出更具有操作性和可行性的求救与救援方案。
假如你是自己受害人:
首先,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尽可能的呼救引起他人的注意。为避免傍观者效应,你需要指定一个离你最近的人来帮助你,这样他的责任感会增加,施救的可能性也就增加;其次,为了降低施救者的焦虑,你只需要求他做最低限度的帮助即可(如帮忙报警),或者承诺不会反咬施救者一口。这样便能提高自己得到帮助的可能性。
假如你是旁观者:
在确认自己有能力施救的前提下再去施救。为避免多元无知效应,应当首先上前询问受害人的情况,再确认情况后进而可以向旁观者二次求救,多元无知即被打破,届时来自他人施救可能性就大大提高。
有时候事后的总结比事件如何处理来的更有意义,每次类似事件过后应该都留下些什么,而不仅仅是新版本的“防狼术”与苍白地声讨冷漠。
希望今天的文章对大家有帮助。
晚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