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来源:电视剧《甄嬛传》第22集10’44---13’20
事件背景:年羹尧强势请旨离去,甄嬛就来见皇帝,二人笑谈朋党论,皇帝心情好转。
1、前情介绍,年羹尧强势请旨后,得意而去,还藐视果郡王。苏培盛看出皇帝心里不痛快,出来时看见甄嬛来了,热情招呼,甄嬛对他既尊重又客气。苏培盛特意提醒甄嬛年羹尧刚惹皇帝不快,要小心应对,甄嬛谢过走进养心殿。
2、甄嬛请安,正在烤火的皇帝连叫甄嬛坐下都只说一个“坐”字,并不热情,似乎兴致不高。甄嬛说:“臣妾是不是来的不是时候?皇上刚与年大将军议完国事,定然觉得疲累了。”甄嬛知道皇帝因年羹尧而不快,但不能明着劝皇帝不要生气,一来显得甄嬛唐突,不够沉稳。二来也有后宫干政的嫌疑。三来直说搞不好会适得其反。所以,甄嬛只是体贴皇帝疲累了,担心自己来了会影响皇帝休息,如此温柔体贴又善解人意,怎不叫皇帝感到温暖和贴心呢?
3、皇帝承认自己有点乏,并示意甄嬛坐下。甄嬛坐下后,皇帝问她对朋党如何看待?甄嬛想也不想,赶紧很严肃地表示不敢妄言政事,仿佛“后宫不得干政”早就成了甄嬛习惯的警钟长鸣,但凡涉及朝政,甄嬛都会有如此敏感的反应。这可是甄嬛深谙恃宠生娇言行容易失当之道,为了时刻警醒自己而刻意培养的自律习惯,也是甄嬛跟皇帝聊天必须时刻保持的态度!皇帝表示但说无妨,就当是谈论史书,甄嬛这才展颜一笑,轻松地说:“臣妾久在深宫,哪里知道这些。倒是臣妾读欧阳修的朋党论时,有段话深觉有理。”甄嬛先自谦,这也是在皇帝面前表达自己对于朝政大事的主观看法时必有之态度,然后才提出自己的观点——认同欧阳修在朋党论中的一段话。皇帝说:“说来听听。“ 甄嬛确定皇帝想听之后,这才接着复述欧阳修的原话,皇帝回应道:“以利相聚,必然会为争利而散。”甄嬛说:‘所以任何烦心事,都不足以成为皇上的烦心事。“ 意思是年羹尧现在党羽众多,不过是以利聚之,终将会争利而散,所以不足为虑。
4、皇帝说:“你惯会口头上哄朕高兴,说说不算,你得将欧阳修的朋党论写下来,待朕烦心的时候,看你的字便是了。“ 皇帝说得如此轻松,甄嬛便知皇帝心情好转,顺势凑趣说:”闹了半天,皇上只为哄臣妾写字呢。“ 身子一扭,撒娇不写。皇帝也不言语,拉起甄嬛的手来到龙椅前,甄嬛正狐疑间,皇帝已经按她坐下,甄嬛心里惶恐,龙椅怎敢坐?待皇帝一松手,甄嬛赶紧站起身,本想说”皇上,臣妾不敢。”皇帝不待她说完,微笑着再次按她坐下,甄嬛只得忐忑坐下,皇帝一边解释要甄嬛写的原因,一边将毛笔双手递给甄嬛,开始磨墨。甄嬛这才放轻松,娇俏地歪着头表示遵命,皇帝温柔地看着她,说写吧,甄嬛笑颜如花看着皇帝。皇帝的不痛快就这样变成了轻松愉快,恐怕只有甄嬛能做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