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2012年8月微信公众号的横空出世,标志着一个时代的结束,一个时代的开始。
曾经纸媒万分火热,造就了很多写作者,在网络还没有普及的年代,各种报刊杂志为人们提供了精神盛宴。
如《知音》《婚姻家庭《读者》等,当时最高的稿费都是千字千元,千字1500元,而在零几年很多大城市房价才一千多元一平。
雪小禅老师曾在分享会上说,她曾经一月稿费十几万元时,北京的房价才两千多一平。
我从2016年关注的王恒绩老师,他当年写特稿最高曾有一千字1500元,有时一天能赚好几千。
听圈内人讲当年那些写《知音》稿的人10年前至少早都有6套房子了,还有的已移民到国外。真是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机遇。
他们老作者比我们自媒体作者最大的好处是,零几年正是房价最低时,那时也没限购,如果擅于管理财富,至少都能实现财务安全。
我所知道的一些传统老作者,有的及时转行在自媒体时代也做得风生水起,如李鲆老师,微博做到百万粉;沈嘉柯,微博和微信公众号都做得很不错;雪小禅老师微博,头条,某音各个平台都在同步更新。
王恒绩老师从10年前转向写编剧领域,2018年又被邀请到四川某大学做教授。
王老师从16岁在武汉工地上做小工,看过书摊,再到饭店服务员和厨师,在杂志大量缺稿的黄金时代,他写的《雪山飞狐》短评得了8元钱,这给了他莫大的信心,更加坚定业余阅读写作投稿,他把人生首次稿费单压在桌子玻璃下当做纪念。
还有重要的一点,他打工所在的饭店就是在湖北某知名杂志社对面,他非常羡慕别人可以坐在窗明几净地的办公室工作,内心想尝试写作这条路作为敲门砖。
环境对人的无形影响是极大的。当年湖北的杂志是在全国出名的,叫得上名字的知名杂志都在那边。
王老师真是每一步都踩对了点,现在是大学教授头衔,校长给他工资开到顶薪,体面光鲜稳定,一学期16节课,写作做编剧又不耽误。
话说有不少作家都有在大学当教授,如毕飞宇,莫言,张悦然等知名作家。
我曾有幸在线下会见过湖北籍作家王恒绩老师,叶倾城老师,沈嘉柯等人。
我熟悉的红娘子老师,现在我们有时还会交流交流。她当年从写杂志稿到后来的在网络上写网文,跟着网络的步伐成长。
记得她说在03年左右,正是实体杂志的黄金时期,一堆杂志争相抢稿子,她研究市场上所有的杂志风格,做笔记拆解,很快上稿,一月仅投稿就收入入过万。
她拿了几个月稿费后,于是辞职了三年的饭店服务员工作,花了8000买了一台电脑(以前是在网吧里练笔写作),在城中村租了间房子,全职写作至今有20年。
红老师曾在文章里写过,母亲曾对她的期望是努力从服务员做到饭店领班,以后嫁个大堂经理。
写作让红老师的人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 化。她写的《道士爷》在爱奇艺获得了千万票房;另一部电影《怨灵》由中韩合作,上了大影院,还有作品去年在喜马拉雅获得了灵异类题材第一名的点击量。至今累计出版了30多本书籍。
也有不少传统作者,思维固化没有及时看清风向,被时代边缘化了。
我朋友圈好几位老作者说,曾经全职写作为家里买了一套房,但现在的稿费一年也没有3万元,大批杂志纷纷倒闭,也写不习惯自媒体文。他去年找了份4千多元月薪的搬运工工作。
我写到他们的成长故事,脑海里想起余华在一期专访中说,他如果早两年写作或者晚两年写作,他都可能不会成为小说家,都难以有今天的成就。
他说当年自己就拿来几本小说,照着上面模仿着写,给杂志投稿,人家居然打电话让他去北京,还手把手教他改稿。
这让余华完成了从牙医到作家的过渡。两年一过,行情不同,稿子太多了,是杂志社在挑作者了,门槛越来越高。
纵上所看,每个时代都是机会,只是是否遇见,遇见了又能是否抓得住,任何红利期都 不可能一直存在,又是否能跟得社会发展趋势调整节奏。
余华早已经是超级大IP了,他不写自媒体,根本不会影响他的影响力和在文坛的地位。
2018年在武汉的线下会上,我看到王恒绩老师在书上签名的字迹,与书法家有得一拼。以及他在台上为大家分享自己当年曾采访过的人物故事,还即兴朗诵周国平的《邂逅》,声情并茂,感染力极强。
他这些综合能力很多硕士生未必能达到,当时的好几十人听他分享特稿故事都感动得流泪。
王老师的《疯娘》同朱自清的《背影》一起纳入了大学语文课本。这篇文章累计给他带来200万的各种版税收入。他还有三千多字的《三袋米》蒙古国总理亲自拍板买下这篇版权。
那次线下会后,我和同参加活动的天天姐聊天,我说王老师这这情商,即兴分享的能力,他写的漂亮字体。很多名校生可能达不到。
天天姐说,王恒绩老师30岁左右就已经在写作上小有成绩,他台上的这些演讲能力肯定都是后天锻炼出来的。
我又说起了另一位我们共同熟悉的A作者老师,文采也是极好,要说起点,A老师还读了高中,写作才华是非常不错,这是我们大家共认的,征文多次获过奖,他年纪还比王老师小几岁,王恒绩老师初中不一定读完了。
但A老师说的普通话都让人听得非常吃力,更没能通过写作改善生存境遇,忙于生计劳苦,到最后越写越少,干脆不写了。
我和天天姐一起感慨,为A老师遗憾,也许是性格决定命运吧!各人有各人的路要走。
记得某老师曾在朋友发动态说:这个世界上到处不缺有才华的穷人。把才华变现这并不容易。
王老师和A老师的共同点都曾在工地上做过小工,王老师由于个子小,身体干不动力气活。后来他找了看书摊的工作,这份工作为他走上写作路有所铺垫,又听说学做厨师工资高,为了多赚点钱,他又跳槽到饭店打工,巧的是不远处就有一家杂志社,为他种下写作的种子。
人生际遇各不同,或许真是有“命运”和“上帝”这只无形的大手在操控着人世间的一切。
真心希望有才华的人获得该有的回报,让才华最大限度地发挥,为社会创造更大的价值。
很多无法解释的东西统称为“命”吧!每个人有他的使命,每个人有他的人生课题要去解答。
简书作者如何一篇稿费28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