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必然要求构建新发展格局》,该文章对于正确认识国际国内形势,抓住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准确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一、新发展阶段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的新起点
新发展阶段明确了我国发展的历史方向,新阶段的显著特征是我国经济发展进入了新常态,这也使得我国生产体系内部循环和供求关系出现了梗阻和脱节现象,被“卡脖子”的问题有苗头趋势,生产结构的转换、动能产能的升级难度也随之上升。当然,随着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全球经济发展也都进入新常态,这种态势并不改变我国经济发展总体向好和我国仍处于战略机遇期的良好局面。我国的发展方式也从规模速度型转向质量效益型,我国的经济结构也从增量扩能为主调整为去存量、优增量并举,我国的发展动力也从依靠资源和廉价劳动力等要素转变为科技引领、人才驱动、创新发展的新路径,由此推动经济向发展更高效、分工更优化、结构更合理的阶段不断演变。
二、新发展理念是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指南
贯彻新发展理念明确了我国现代化建设的指导原则,是在新征程上继续推进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遵循。我国的高速发展带来了必然的阵痛,一方面,一些比较优势逐渐丧失,一些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局面尚未根本改变,军事、安全领域同发达国家仍有较大差距;另一方面,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矛盾日益加剧,地方生态环境仍在恶化,以环境利益换取发展利益的做法难以为继。针对这些问题,党中央深刻总结提出了新发展理念,明确了破解发展难题的新路径,即“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具体来讲,协调发展注重解决发展不平衡的问题,着力增强整体性和协调性;绿色发展注重解决人与自然和谐问题,着力推进和谐共生;开放发展注重解决内外联动问题,着力提高对外开放质量和内外联动;共享发展注重解决社会公平问题,着力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逐步实现共同富裕。
三、新发展格局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的新路径
构建新发展格局明确了我国经济现代化的路径选择。党中央准确研判大势,立足当前长远,提出“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必须着重把握加快培育完整内需体系、加快科技自立自强、推动产业链供应链优化升级、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提高人民生活品质以及牢牢守住安全发展底线这六大着力点,必须准确把握国内大循环与国际国内双循环的关系。一方面,必须坚持实行高水平对外开放,开拓合作共赢新局面,建设更高水平的开放型经济体制,更好地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另一方面,必须着力畅通国内大循环,实现经济循环流转和产业关联畅通,注重提升供给体系的创新性和关联性,解决各类“卡脖子”的问题,畅通国民经济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