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乡小忆!三四十万回家盖座小别墅!

记得小时候,行驶在乡村的土路上颠簸的三蹦子,我仰面躺在车厢里,望着杨树伸向天空干枯的枝桠,觉得,很美!

杨树虽不名贵,也没什么观赏价值,大城市里鲜少种植。在我们哪儿的农村,却到处都是。

在盛夏的农村,格外燥热的天气里,路两旁高大的杨树,是辛苦劳作的农人最好的乘凉之所!

当面朝烈阳炙烤的黄土,汗流浃背的劳作之时,疲劳和炎热,会使人是无法思考(也许这便是为何父亲的爱,总是那么深沉和严肃!)只剩机械的劳作。

田地头的井里,是纯天然的地下水,清澈透凉。打桶凉水上来,舀上一碗,咕咚咕咚,那时,没有比这井水,更甘甜解渴的了。再泼起凉水来,胳膊膀子,脖子脸一洗,往杨树下一坐,就是最大的幸福了,人也才算是活了过来。

除了杨树和井水带来夏日的清凉,故乡还有一美味——知了猴。

不同于都市闪烁的霓虹,家乡的夜晚闪烁的是漫天的星斗,和手电筒打在树上地上的光束,伴着蛐蛐嚯嚯的叫声,树上地上的到处摸知了猴。

第二天一早,煎盘知了猴佐餐再下地干活,就多了些元气!那是属于夏天馈赠的美味,也是特别给农人难得的幸福味道!可惜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我竟吃这东西过敏,再没有那么好的口福。

春天的榆钱窝窝,槐花汤;秋天煮花生毛豆;冬天的羊肉汤,都是乡村的美味,更多其他,不再一一赘述。


爸爸做的羊肉汤

此刻,坐在北上返京的汽车上,忆起儿时躺下三蹦子的车厢里,仰望天空和树枝的那个小小女孩。又想起白日里开着小电车,行驶在乡村小路,看天高云阔,良田千顷,夜幕下望明月繁星,凉风习习,才蓦然发现了家乡的美!

故乡的云


天高云阔

火车上,成都小伙和菏泽大爷聊起过去现在南北方人们生活的差异,及北京大城市和小城市的不同,得出以下结论。

大爷说,还是喜欢呆在菏泽,若不是给儿子看孩子,他不会去北京生活。

小伙说,还是喜欢成都,比较休闲,在成都月薪3000可以活的很逍遥自在,在北京,可能刚够支付一个月的房租!

北京1000万,刚够买套房子容身,成都1000万,那都是小富豪,如果有个三四十万,都可以回家盖套小别墅!

古代,中国人不都讲究落叶归根嘛!无论从政还是经商,最终都要回到故乡!

夏日回乡有感,特记之!

——2017年7月3日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友情链接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