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前不久,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体学习时,深刻阐述了党的理论创新要坚守好马克思主义魂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根脉的重要观点,指明了理论创新的基本路径,明确了理论创新的本质要求,揭示了理论创新的基本规律。深入学习这一重要观点,深刻领悟其中蕴含的重要思想和科学方法,对于继续推进党的理论创新,在坚守好魂脉和根脉中不断攀登新的思想高峰,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指导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这个重大命题本身就决定,我们决不能抛弃马克思主义这个魂脉,决不能抛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个根脉。坚守好这个魂和根,是理论创新的基础和前提。
坚守好魂脉,是理论创新的基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本质是创新发展马克思主义,创新的思路是推进中国化和时代化,目的是为了更好地运用马克思主义观察时代、把握时代、引领时代,不断地回答好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但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有其必须始终坚守、一以贯之的魂脉,这一魂脉就是马克思主义本身,具体表现为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方法论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这是马克思主义区别于其他思想体系的本质规定。守正才能创新。一旦抛弃马克思主义这个魂脉去从事所谓理论创新,其性质是失“正”,结果必然是逐渐模糊与其他理论的边界,在各种思潮的侵蚀和冲击下偏离正确的前进方向。因此,坚守好魂脉的思想发展和变革,才叫理论创新,才能实现理论创新;隔断魂脉,就不是理论创新,也无法完成理论创新,而是对马克思主义的背叛。
坚守好根脉,是理论创新的前提。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必须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根脉。当代中国是历史中国的延续,当代中国国情是中国历史和文化演变的积淀和结果,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对中华文明历史和传统的传承和发展。抛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这个根脉,一味固守经典马克思主义文本和字句,马克思主义不仅无法与中国历史与文化展开对话,无法理解和把握当代中国国情,也无法完成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历史伟业。这样的马克思主义既不会讲中国话、办中国事,更不会为老百姓所喜闻乐见,为中国人民所心悦诚服地认同,在中国的马克思主义也就很难发展成为中国的马克思主义。隔断根脉,不是理论创新,也无法实现理论创新,只能让马克思主义走向教条和僵化。
坚守好魂脉和根脉是有机统一、缺一不可的,两脉并行、相互促进,才能将理论创新不断推向新的高度。既要坚守马克思主义的魂脉不能丢,也要坚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脉不能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在马克思主义魂脉指导下形成的,也是在汲取中华文化根脉的智慧中孕育的。中国式现代化不仅具有包括马克思主义在内的人类文明成果的丰厚滋养,也有五千多年中华文明所积淀的深厚底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