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次涵姐参加完杭州的“千课万人”回来后带回来一本书《核心素养下的音乐“新常态”课堂》,说这本书挺不错的让我看一看。我一翻开书,里面全都是密密麻麻的字,说实话我都没有看下去的欲望,但是看了一章后觉得对自己上课还挺有帮助的,于是每天都会看几页。由于内容比较多,看的也比较慢,到现在才把第一部分看完,收益还是挺多的。
刚看到书名的时候我想问“音乐‘新常态’课堂”新在哪呢?看完第一部分我找到了几个转变:课程观念、课程功能、课程结构、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学习环境、学习方式、课程评价等的转变,教学观、教师观、学生观也都跟以前的不一样了。看到新课程的教师观的时候我想到了自己,现在的音乐课堂学生在改变,老师也要超越自我,要学会创新学会发展。看完第一部分再结合自身,我总结了几点:
1.做孩子的良师益友,建立亲密的师生关系
良好的师生关系可以让课堂顺利进行,孩子喜欢老师才会喜欢上她的课,并且爱上课堂爱上学习。适当把幽默的语言运用到课堂中,让学生在欢快轻松的氛围中集中孩子的注意力。
2.以知识技能为载体的能力课堂
现在的音乐课堂中特别注重孩子能力的培养,把乐理知识渗透到每节课是每位音乐老师必须做到的,课堂中应注重孩子的感受与体验,鼓励学生勇敢表现。
3.体态律动、声势细节化
我带的孩子由于年龄小,一般我都会以声势、律动作为课堂的载体,去进行创编、表现。当孩子们单独进行表现的时候,我都会纠正他们不正确的动作,细到每一次拍手的动作,表情的表达等。把学生的表现力融入到每一次音乐活动中,做到细致一点再细致一点。
4.评价机制
不仅要注重总结性评价,更要注重过程性评价。我在上课的时候都会以小贴画的形式进行评价,孩子小对这种方式也特别喜欢,自己保存的也很好,集够20颗之后就可以兑换其他东西,我就会进行记录。这样可以通过累积、对比,更好的进行评价。
这些无论是听觉体验、声势律动表达、合作创编等都是围绕着“能力”来进行的,音乐的核心素养就是“音乐能力的培养”,让音乐属于每个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