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日记原文 (道光二十ニ年十ニ月十五日)
早起,读《易・系》十叶。
饭后,午初至会馆,便拜客半日。至岱云处,留晚饭。同至萧汉溪前辈寓。座间,劝予写折子。实忠告之言,而我听之藐藐,意谓我别有所谓工夫也。细思我何尝用工夫,每日悠悠忽忽,一事未作,既不能从身心上切实致力,则当作考差工夫,冀博堂上之一欢,两不自力,而犹内有矜气,可愧可丑!与汉溪、可亭、岱云同至江小帆同年处。江服阕,初至也。
二更尽,归。寒月清极,好光阴荡过,可惜!读史十叶。记《茶余偶谈》一则。(道光二十ニ年十ニ月十五日)
01
这天是腊月十五,曾国藩照例起得很早,起来后读了十页《周易》。
吃完午饭后,去访友,拜客,跑到朋友家吃饭,整天四处转悠,见了四个朋友,前辈汉溪劝他写折子,准备晋升考试,他支支吾吾地应付,还矜持得很。
一天就这样飞快地过去了,晚上回家的时候,看着月光皎洁,感叹时光易逝,时间,都去哪儿了呢?
在京师做京官的曾国藩,大部分时间都花在交际应酬上,不是他去朋友,就是朋友来看他,用现在话来说,就是在混圈子。
京官本来事务就不多,接待、交际、应酬应该说是他的本职工作,如果这些没做好,在竞争激烈的官场会就会没有任何机会。在曾国藩的日记中,记载了他的大部分时间,都用在了维系老师、同乡、同年(同一年中进士,相当于同学)的关系上,这对一个草根出身,又没有任何靠山的人来说,是非常必须的。
尽管感叹时间易逝,但结交的这些老师、朋友和同学,为他后来建团练,创湘军,建大功,打下了坚实的人脉基础,很多人成为了他后来的贵人。
另一方面也说明曾国藩是真有才,要不然,就算你硬往别人圈子里挤,别人也不一定带你玩啊。
02
曾国藩有三大爱好,第一是下围棋,第二是读书写字,第三是吃水烟。
他几乎每天都下几局围棋,曾一度认为围棋太耗费时间,想把它戒掉,但一直没有成功。
读书写字持续一生,每天总要读书十页、二十页,还好写对联,达到了有求必应的程度,甚至有传言说,曾国藩在朋友还没死,就家里给人写挽联。后世有人评断说,曾国藩和左宗棠带动了清代对联艺术的发展,使清代对联艺术达到了巅峰,使之几乎可与唐诗、宋词并列。
第三个爱好是吃水烟,后来戒掉了,不过也戒了好几次。
大人物也是一点点磨砺出来的,并不是一生下来就是一片坦途,成名之路,都充满了各种艰辛。
03
读曾国藩日记、家书,发现里面写的都是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很难见到大道理,这与我们以前写日记不一样,记得我写日记,总是试图写一些很大的事,然后发表一通感慨,再表决心、展未来,以为这样才是一篇合格的日记,其实,日记,本来就应该记录自己的真实生活,而生活中本就充满了琐碎,哪怕是再大的人物,一天也脱离不了三餐,也摆脱不了琐碎事务的纠缠。
整天想干惊天动地的大事,哪有那么多大事可干?再说大事也是由一件件小事组成,如果小事没做好,很有可能引发雪崩效应,使大事也最后崩盘。
《老子》说,天下大事必做于细,天下难事必做于易,所以不管是作为一个社会人,还是一个工作者,掌握过硬的技能,扮演好自己的角色,把本职工作做好,是一切发展的基础,最近大火的古装剧《延禧攻略》中的魏璎珞,能一路打怪升级,也是先把绣女工作做到NO1后,才有后来的各种机会。
04
阳明心学说,人的能力如金子一样,是有大小的,有些人是一万斤,有些人是九千斤,还有些人是五千斤,但五千金一定就比一万金差吗?不一定,金子除了大小还要看纯度,如果五千斤的都是24K,而一万斤的里面掺杂了一些破铜烂铁,那还不如五千斤的呢。就算只有一斤,如果做到了至纯至精,照样可以超凡入圣,值得尊敬。
做的事不在多,而在做的漂亮;做的事情不在大,而在于做的精;
少而美,小而精,这不就是互联网思维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