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尖跃动文化情,齐心共赴实践程
在江西财经大学现代经济管理学院暑期三下乡的第四日,我收获了一段充实而意义非凡的时光。从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洒下,到夜幕降临繁星闪烁,每一个活动都如同璀璨的珍珠,串联起我对传统文化、社会实践和团队协作的全新认知与深刻感悟。
上午,我们来到万奶奶家学习手工毛线勾花制作。一进门,便被满屋子色彩斑斓的毛线制品所吸引,精致的花朵、可爱的玩偶,每一件都凝聚着万奶奶的心血与巧思。万奶奶耐心地为我们讲解勾花的基本针法,从起针到收针,每一个步骤都细致入微。起初,我的双手笨拙得如同不听使唤的木偶,毛线在手中纠缠打结,针法也歪歪扭扭。但万奶奶始终面带微笑,手把手地纠正我的动作。在她的指导下,我逐渐找到了手感,慢慢地,一朵简单的小花在我的手中绽放。
那一刻,我不仅感受到了手工制作的乐趣,更深刻体会到了传统手工艺的魅力。这些看似简单的毛线勾花,承载着老一辈人的智慧与情感,是传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这样的传统手工艺却面临着失传的危机。这让我意识到,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有责任去传承和弘扬这些珍贵的文化遗产,让它们在岁月的长河中继续闪耀光芒。

下午,我们开展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宣传与实践活动。我们走进社区,通过展示传统手工艺品、讲解传统文化知识、组织互动游戏等方式,向当地居民宣传中国传统文化。在活动过程中,我看到许多小朋友对传统剪纸、书法等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他们那一双双充满好奇的眼睛,让我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强大吸引力。同时,也有一些居民提出了自己的疑问和见解,与我们进行了深入的交流。这让我明白,传统文化的宣传不仅仅是单向的知识传递,更是双向的交流与互动。我们需要倾听不同的声音,结合时代的特点,以更加生动有趣的方式让传统文化走进人们的生活,让更多的人了解、喜爱并传承传统文化。在实践过程中,我也遇到了一些困难,比如如何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居民讲解复杂的文化知识,如何吸引更多的人参与到活动中来。但通过团队成员的共同努力,我们不断调整策略,最终让活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这让我深刻体会到了团队协作的重要性,只有大家齐心协力,才能克服困难,实现目标。
晚上,我们进行了汇演排练。为了给当地居民呈现一场精彩的演出,大家都全身心地投入到排练中。从舞蹈的动作编排到歌曲的演唱配合,每一个细节都经过了反复的推敲和打磨。在排练过程中,我们也遇到了一些分歧和挑战,比如对某个节目的表现形式有不同的看法,或者在配合上出现一些小失误。但我们没有互相抱怨,而是坐下来共同商讨解决方案,互相鼓励,互相支持。通过一次次的排练,我们的团队默契不断提升,节目也逐渐成型。在这个过程中,我感受到了团队的凝聚力和向心力,也明白了只有在不断的磨合与改进中,才能实现自我的成长和团队的进步。
这一天的经历,让我在传统文化的学习与传承、社会实践的锻炼以及团队协作等方面都有了巨大的收获。我深知,暑期三下乡活动不仅是一次简单的社会实践,更是一次宝贵的成长之旅。它让我走出校园的象牙塔,深入社会,了解国情民情,锻炼自己的能力。在接下来的日子里,我将带着这份收获与感悟,继续努力,在实践中不断提升自己,为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也为社会的发展添砖加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