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这个名字,源于小时候最喜欢的一篇课文,叫《敬畏生命》,不过我找了很久,也没有找到原文。
初一的时候,这篇课文老师是作为公开课讲的,所以准备的很充分,授课时教室后面有很多观摩的老师,课上还放了一首满文军的《懂你》,当时的年龄并不能很好的理解文章和老师的解读,但是多年之后每当听到《懂你》时,都能想起那年春天的公开课,只是当时同学们不知道,这节课后不久,老师就因为结婚从小县城调到了市里,语文课代表知道消息后很难过的哭了,我没哭,为什么呢?大概可能是因为11岁的我已经经历过告别。
1
9岁的时候,我因为要搬家,哭的死去活来的,妈妈一直跟我讲, 只是搬家,不是转学,熟悉的老师,熟悉的同学,为什么要伤心?是啊,为什么要伤心呢?是因为春天不能跟后院里的爸爸种的香椿树比个了么?是因为夏天不能看着葡萄架上的葡萄从青变红,想吃哪串剪哪串么?是因为秋天不能在院子里骑着自行车顺时针转完逆时针转么?是因为冬天不能一边背着“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一边在院子里扫雪么?还是因为再也不能去拔太姥爷种在院里的小苗苗了?反正疼爱我的老人家种啥我拔啥,没有一株苗苗能幸免。是这些原因么?9岁的我回答不上来。那是我记事后第一次搬家,那时候我还不知道,之后十几年,搬家会变成生活的常态。
2
10岁的时候,搬家后半年,父母决定把家里的狗狗送回奶奶家,狗狗连名字都没有,我也不记得它什么时候被带回家里的,我每次跟它互动都以失败告终,按理说这种情况下我不应该有分离焦虑的,但又一次哭的死去活来,这次是换爸爸来给我做心理建设,建设的大意是新搬的地方没有院子,狗狗容易跑丢,送回奶奶家,就算走丢了,大家一个村也能送回来。我不清楚这波建设有没有用,我哭的连晚饭都没吃,之后我再也没有见过它,大家也默契的再也没有提起它。
3
12岁那年的冬天, 我再也没有机会拔老人家种的小苗苗了,听到消息的我,安静的吃完爸爸给我准备的午饭,安静的骑车出门上学,人刚从大门出来的瞬间我就开始哭,一直哭到学校,每个见到我的同学都在关心我,询问我,杨姐姐用了一整个下午安慰我,我依然很难过。不过放学后,我还是平静的回家,吃饭,写作业,睡觉,醒来,第二天。半个月后,我终于看见好几个月没见的妈妈,妈妈在给我煎灌肠,看见我后露出一个疲惫的笑容,关于变故,我一句话也没有问,仿佛什么都没有发生过一样。
多年后我在电影院看《北京遇上西雅图》的结尾处,是椅子也是墓碑的上面刻了一句话,“只要我们住在对方心里 死亡就不是分离”。感觉内心最柔软的地方被戳中了,我扭头看了一眼二姐,这个比我更擅长经历告别的姑娘,应该也被说中了心事吧。
电影结束的晚上,梦见一位老人家春天在院子里洒下了很多种子,有南瓜、黄瓜、西红柿,一个任性的小女孩悄悄的把每个长出来的小苗苗都揪下来,踩一踩,每次揪完踩完,小女孩就跑着去找其他的玩具。就这样,老人家忙着种,小女孩忙着揪。(故事完)
4
《我与地坛》是我高中课本里学的,那个时候还不知道作者出了一本书,我们只是学了里面最著名的一篇文章而已。直到大学里很好的闺蜜床头放着一本《我与地坛》,我才借来看过。在高中跟大学的时光里,这篇文章和这本书教给我如何适应环境,如何面对困境,如何笑看风云。当然是教给我,而不是教会我,因为我还没有学会。最近我买来跟闺蜜一模一样的纪念版的《我与地坛》和《病隙碎笔》,我想或许可以和小朋友一起学习,一起像真正的勇士那样直面惨淡的人生?跟哪个小朋友一起呢?可能是两个月的欢乐,也可能是还不知道在哪的开怀。希望这次能学会。
5
这本书在去年看完不久,就碰见要把理论应用于实践的场景。冯老师去年在经历自己人生中的告别,当我想把我学到的科学知识,看到的真实案例,我能想到所有宣泄情绪的办法,跟冯老师分享的时候,我才发现,人类,至少是我,无法达到真正的共情,快乐或许因为分享可以感染更多人, 但是那种深入骨髓的难过却无法通过分享而减轻,相反,不良情绪还会因为分享蔓延。很多次我都看见小明在楼下一边给冯老师打电话一边抽烟,打电话是安慰冯老师,抽烟是安慰自己。
现在回看当时看书留下的笔记,想起了去年因为疫情被广为传播的特鲁多医生墓志铭:“To Cure Sometimes, To Relieve Often, To Comfort Always”,中文翻译“有时治愈,常常帮助,总是安慰”。就算不是医生,就算无法治愈别人,能提供的实际帮助也不多,但是很多时候我还是希望自己能温暖到别人,像那天下午的杨姐姐,像那个打电话的小明。
5
这本书是我很喜欢的果壳签约作者推荐的,我也没有看完,各个APP上评分都比《最好的告别》高,但是上面那本书我不仅看完还印象深刻,还自诩能感知到作者想表达的情绪,只是现阶段的我还无法看透这本书,当然这不是书的问题,是我的问题,我需要继续成长,继续领悟。不知道会不会有我能看懂的那一天,没有那一天也没事,毕竟庄子不是说了么,“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6
上面的事都是真实发生的,上面提到的书也都是我实际看过的,小明曾经很多次问我,为啥总喜欢看那些有的没的的书,能记住点啥么?能提炼出方法论么?能对现实生活有教育意义么?我经常回答不上来。
我也会思考,是在面对困境时更有信心?还是在面对命运不确定性时更洒脱?是发生变故的时候容易接受?还是能从别人的故事里找到指导自己人生的信条?或许都是,也或许都不是。
不过我也不是那么在意这件事,反正从小我最不喜欢的课后题就是,总结本文中心思想。
尾声:
上面的故事没有完,其实电影结束的那个晚上我什么也没有梦到,梦里的故事是我自己想象的,但是我相信在平行时空里,揪苗苗的故事还在继续。这算意义么?算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