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遭受了前所未有的挫败。
儿子学打架子鼓,老师要求把《爸爸去哪儿了?》这首歌打熟练,并把视频传到群里。这首歌时长快3分钟,有前奏、主歌、副歌,还有好几种加花,对一个四岁半、刚学打鼓半年的孩子来说,确实有点难。我不懂韵律,就用最笨的方法——步奏分解来指导儿子打鼓。儿子打错了,我就喊停,然后纠正、继续打,再纠正,再打。两天下来,只打不进步,我都快晕了,儿子更是委屈得不行,哭着喊着“不打了!”
早上,翻开今天的作业《高绩效教练》,我豁然开朗。原来是我的问题,是我指导无方。既然知道了方法——GROW,何不现学现卖呢?
我问:“宝宝,你喜欢架子鼓吗?”
儿子说:“喜欢。可是太难了。”
我继续:“我也喜欢,特别喜欢在台上表演时酷酷的样子,帅呆了!”
儿子比划了两下:“妈妈,我也想上台表演。”(这是目标)
我说:“每一个想要上台表演的人,得首先把曲子打熟练才行,不然怎么上台呢?”
儿子黯然:“我还不会。”
“每一个人都是从不会到会,再到熟练的啊。”我问,“你为什么不会呢,老师上课讲得你听懂了吗?”
儿子居然点头。
我说:“儿子,那么老师的打鼓视频你也能看懂,对不对?”
我把视频打开,让儿子看。看完了,我问:“老师是怎么打的?”
儿子说:“先是单手加花,然后双手加花,再双手加花,最后单手加花。”
我一听,确实如此。我说:“儿子,那我们直接打一遍曲子怎么样?”
儿子打了,错得五花八门。(这是现实)
我说:“儿子,你觉得打得怎么样?”
儿子说:“我节奏没跟上,加花也记错了。”
我说:“我们再打一遍,能比这遍打得好,对吧?”
儿子又打了一遍,依然错误连连,但加花明显好多了。
我说:“儿子,这遍有进步。你觉得还有哪些地方打得不好呢?”
儿子看看视频,说:“节奏没跟上。”
我说:“要不要再打一遍看看?”
儿子又打了一遍。打完了,自己说:“这遍比前两遍都有进步。”
我说:“没错,好许多呢。最后再打一遍,妈妈给你录像,得交作业了。“(这是选择)
儿子打了第四遍,我把录像传给老师。
老师回复的很快,我把回复读给儿子听:“基本节奏都跟上了,加花衔接不太好,再练练就没问题了。“
儿子说:“妈妈,今天放学回来,我再练两遍,会打得更好。“(这是意愿)
只打了四遍,儿子就能打成型了,这是我根本不敢想像的。好的方法能事半功倍,GROW真的很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