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6.15 星期日 阴
课间,看见坐在三组讲台对面的钰辰同学还在埋头写作业,便随便问一下:“毛钰辰,暑假有什么安排呀?”
“我要给我妈买金子。”钰辰抬起头,眼睛发亮道。
“你真是个孝顺的孩子啊!”我由衷地夸赞,“但这和暑假安排有什么关系呢?”
“我要在姑姑的厂子里打工给我妈买金子。”钰辰似有些骄傲地说。
“哦,是在姑姑开的厂子里做事,她发你工资,你给妈妈买金子,是吗?”
小男孩有点儿害羞地点了点头:“是的。”
于是,我鼓励道:“如果在期末好好复习,考个好成绩,就是送给妈妈最好的礼物哟!”
“我知道。”说着,钰辰继续埋头写作业……
钰辰是我们学校唯一的一名耳聋学生,一年级上学期刚开学的时候,有小朋友出于好玩,课间把钰辰耳朵上挂着的助听器拉扯下来扔在地上。钰辰不敢把这件事告诉老师,他爸爸特意到学校跟班主任说明了情况。此后,我们就特别留意钰辰,课堂上留意他是否听清楚了老师的讲话,课后是否有同学恶作剧。每次换座位首先考虑照顾他。
白天,我们在学习《趣读识写一条龙》时,发现钰辰读得很认真,就随机表扬了他。放学回家后,他把课堂上受到表扬的事欢喜地告诉了妈妈,还说要做个牌子。这是早上上课时我要求组长回家做的,没想到钰辰记得。
交谈中,我了解到这对母子的故事。
钰辰从出生到六岁,平时基本说不了话,和家里人几乎没有语言沟通。直到六岁时才在大医院检查出来重度耳聋,这个结果犹如晴天霹雳,让家里人难以接受。在医生和护士的开导下,爸妈马上带他配了助听器,让他尽快听到声音再接受康复治疗,从而让他尽快地融入社会。回到武穴后,就成为了一名全职宝妈。
刚开始钰辰没有语言,也没有理解能力,就像刚出生的小娃娃一样,从零开始。康复第一年,一个普通的词语“馒头”都学了好几个月,连一个普通的发音也要学好久好久。为了让他记住“馒头”,那段时间家里几乎天天吃馒头,直到记住了再换别的词语。为了帮助钰辰积累更多的语言,在专业老师的指导下,妈妈买了一些绘本,每天手把手地教他看图、说话,给他讲故事。
在幼儿园,老师把学习方法教给妈妈,妈妈回到家再教他。孩子天性爱玩,有时候小宝也会有厌烦,不愿意学。这个时候妈妈也会崩溃。崩溃之后又治愈,治愈之后又接着继续。
其间,有人劝说把孩子送到特教学校,但她不希望他以后用手语和人交流,脱离正常人的圈子。她坚持自己带,希望钰辰能够像其他孩子一样学习和生活。在全家人的共同努力下,钰辰也很争气,康复两年后他的语言表达有了很大进步,爸爸妈妈就准备让他读一年级。
到了一个新的环境,当妈妈的会有一些不放心,毕竟和普通孩子还是有一些区别,通过跟老师沟通,才让她放下心来。每天放学回到家,妈妈都会问他在学校发生的事情,很多时候也说不大清楚。但妈妈还是坚持用这样的方法和他沟通,锻炼他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记忆力。当然,对他帮助最大的,还是阅读课外书。
从刚入学只能说三四个字,到二年级能说一大串一大串的句子,离不开老师对他的关心与鼓励,更应该感谢日复一日的阅读。按照老师的安排和建议,妈妈十分重视亲子共读,和孩子一起读故事,听他讲故事,引导他说感想。节假日还经常带他去逛书店、到图书馆看书。经过又两年的亲子共读,孩子的识字量大增,口语表达越来越清楚,理解能力也增强了很多。从这里妈妈看到了阅读的力量,也会继续坚持和孩子一起读下去。
正因为妈妈在钰辰的生活中陪伴付出了太多,钰辰对妈妈的感情特别深,才有了之前暑假的打算。
原来,世界上最珍贵的金子,从来不在商场柜台里。它是一个孩子攒了好久的零花钱,是妈妈熬过的无数个清晨与深夜,是老师写在作业本上的一句“有进步”,是那些本可能沉默却终于被听见的——爱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