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回写源氏三十七岁冬至三十八岁冬的事情。
上回说到玉鬘要进宫当尚侍,爱慕玉鬘的人都想在玉鬘进宫之前的这一段日子能见到玉鬘,纷纷写信前来。
髭黑大将也非常的热情。
上回并没有写髭黑大将是怎么得到玉鬘的,这一回开始就说玉鬘和髭黑大将已经同居数日,髭黑大将在上一回中拉拢了玉鬘的侍女弁君,通过弁君,髭黑大将趁机和玉鬘发生了关系,生米煮成了熟饭,玉鬘不得已只好和髭黑大将到了一起,但是玉鬘却并不喜欢他。
源氏提醒髭黑大将,如果这件事被皇上知道了,怕是有点麻烦,髭黑大将全然不顾,而内大臣也承认了这门婚事,源氏也只好承认了这位女婿。
皇上知道这件事之后,感到非常的遗憾,之觉得这位女子与自己没有缘分,结婚之后再入宫当尚侍也是可以的。
玉鬘对髭黑大将没有任何的好感,不知源氏对于此事做何种感想,源氏来看望玉鬘,玉鬘因伤心而精神萎靡,玉鬘看惯了髭黑大将粗壮平凡的样貌,重新再来看到源氏,只觉得源氏俊秀无比,想起自己意外的遭遇,眼泪就流个不停。
髭黑大将的正妻,是式部卿亲王(以前的兵部卿亲王)的女儿,是紫姬的同父异母姐姐,这位姐姐也是一位高雅端庄的大家闺秀,只不过近几年来,精神不太正常了,常常发作。
髭黑大将自从将玉鬘据为己有之后,就渐渐的疏远了这位正夫人。每天混迹于六条院。
玉鬘去宫里去向皇上复命,髭黑大将就开始着手修建自己家里的宅邸,打算直接从宫里接玉鬘回家。
髭黑大将是一个粗汉子,心里眼里只有玉鬘之后,家里的事情全然不顾,正夫人为了这件事,心里非常的悲伤,他也全不在意,众多的子女也不管。
式部卿亲王听说这件事情之后,决定把女儿接回家里,她却觉得嫁了人之后,回娘家终究是娘家,不是长久之计。
髭黑大将对她说,我们夫妻这么多年,一直相敬如宾,我一直把你当成是我最在乎的人,希望你不要抛弃我而离开,岳父大人说要把你接回家,不知道是真的还是吓唬我,太政大臣家里那么辉煌艳丽,对玉鬘又极好,如果现在我们的家丑就这样扬出去了,是不是会得到大家的笑话。
夫人听后更加的懊恼,身旁的侍女们听了之后也愤愤不平。
晚一点的时候,髭黑大将又要出门到玉鬘那儿去,夫人给她的衣服熏好了香,髭黑大将出门时,正夫人突然拿起熏香的炉子从髭黑大将的头顶上浇了下去,然后开始发作起来。髭黑大将满头满脸,鼻子眼睛里全是香灰,好不狼狈。
髭黑大将只好请众多的僧人和法师来诵经,驱逐邪祟。
髭黑大将每每想起家里的事情就觉得不胜厌烦,便经常在玉鬘那里不想回家,就算回去了也只会在别处,看望一下女儿儿子们。
式部卿亲王看到这种情况,便坚决的决定要把女儿接回家去,正夫人这时恢复了正常,回想发生的事情,便心如死灰,毅然决定回娘家了。
三个孩子,大的是女儿,下面两个男孩,也被正夫人带回娘家了,她只让两个男孩接受父亲的看望,大女儿不准和父亲见面。
这位大女公子向来被髭黑大将宠爱,她想从此就没有父亲了,不肯跟母亲走,她等着父亲天黑都不见回家。便写了一首诗,把这首诗塞进平常习惯倚靠的木柱里,不禁伤心流泪。
真木,就是松木。这根木柱,是她平常倚靠的罗汉松柱的间隙里,木柱也代表着身为父亲的髭黑大将,如今离别就像是失去了倚靠的木柱,不禁让人伤心。
真木柱也指代髭黑大将的这个大女儿。
玉鬘在正月男踏歌会这一天入宫,仪式非常隆重,源氏,父亲,兄长,冷泉帝都来为她庆祝,场面十分热闹,规格非常高。
冷泉帝召见玉鬘,玉鬘见他和源氏一般无二,心想世上竟然有两个一模一样的人,不过他比起源氏来,源氏虽然对她有恩,但是心存不良,今天见到冷泉帝,语气温存,只是责怪她为什么迟迟不肯入宫。
玉鬘只觉得自己无地自容,羞愧难当。
冷泉帝见了玉鬘,更加被她美貌所打动,从前那一次就爱上了她,如今出宫之后,怕是再见面的机会更加难寻,很是不舍。
髭黑大将不断的催促玉鬘出宫,又听说冷泉帝召见玉鬘,更加着急。
源氏和内大臣备好了车马接玉鬘出宫。分别时,髭黑大将以自己感冒,怕与玉鬘分开,心中两头牵挂为由,让玉鬘和自己回去了。内大臣心想这是早晚的事,就由他们去吧!
源氏始料未及,却不便干预。事后总觉心中不快,懊悔自己太过于疏忽。从此无论坐卧,眼前总是浮现玉鬘的面容。
犹如失恋之状,写信给玉鬘,怕别人发现他的心思,叫右近送信,信里也不写具体的事情,只教玉鬘自己领会。想起以前与胧月夜,也正是这种情形,生怕旁边的人察觉。
髭黑大将看到源氏给玉鬘写的信之后,发表感慨,女子到了夫家之后,若无别的事情,纵使是生身父母,都不便轻易访问,更何况太政大臣,他为什么偏偏对你片刻不忘,还写信来申诉怨恨呢!
十一月,玉鬘生下了一个男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