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剩女》背后

纪录片《剩女》刷屏:不强调“剩女羞辱”,也不鼓吹“单身崇拜”。

我看完纪录片再回过来看这个选题,真是巧倒好处。而且在我看来,这应该就是是正确的对待单身与否的心态。

因为纪录片的角度表示除了社会,同辈的压力之外,其实他们的焦虑最深来自于他们的家庭,或者说父母。

简单举个网友投稿的例子:

“小学的时候看了电视剧说我以后要找像谁谁谁一样的男朋友啊,他们就会说:蛮好,你眼光我不怀疑,我只觉得你太难搞了,你的男朋友不容易。

初中的时候觉得小孩子好烦,我就说:我以后是丁克,绝对不要小孩,为什么要小孩?反正我和我老公两个人蛮好。他们说:是的,没小孩也挺好,少很多事。

高中的时候初受爱情的折磨时,我说:以后不结婚了,真的没意思,谈爱都烦死,结婚我不得疯掉??他们说:是的,不结婚也挺好,一个人多潇洒啊,想去哪就去哪。

大学的时候刚跟当时的男朋友异地,军训的时候天天想着,毕业就结婚,一切都快点快点再快点。我只记得我爸爸很喜欢我当时的那个男朋友,国庆我回家的时候他还跟我说:“你们这种学校就在一起的是最好的。”我爸这么认真一说,我反而慌了。我急忙说:“这哪跟哪,说不定明天就分手了啊,别抱太大希望啊。”虽然当时我没想太多,不过果然寒假一过我觉得不行了,那就是不行了。

现在快毕业了,我很认真的跟他们说过一次:我也不知道以后会怎么样,这种缘分的事情谁也说不好。我只能说我不会在二十八岁之前结婚,三十岁是我的理想结婚年龄。而且不是什么事情都在意料之中,结婚生子都是人生的自主选择。但是在此之前,我一定是将事业和个人的快乐放在首位。中国封建社会千万年,结婚生子将人死死捆住,仿佛成为幸福与否的标准,让人喘不过气来。总之我只希望你们千万千万不要攀比,不要催我。

爸爸只说了一句:催个屁哦。爱结不结,这有什么好比的。

就是这样一句话,成为我的定心丸。”

很少见到身边几乎没有朋友说过他们的父母能有如此开放包容的态度。大多数的父母无一例外的老套口吻:毕业了就要考虑结婚的事情了。跟朋友闺蜜说到此类问题,答案也大同小异。

这部纪录片的出现,尤其是国际进行的取材,更应该让我们注意到 父母 家庭作为一个整体,尤其在婚姻观教育观上对孩子持有的态度。

不强调“剩女羞辱”,也不鼓吹“单身崇拜”,就是很好的态度。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2016年的九月带着复杂的心虚我踏上之旅 我来到了Toronto开始了我的高中三年的学习生活,到了新的环境,有一些...
    甪茗阅读 407评论 2 3
  • 先发日志 想了很久也没有明白是怎么会儿事,只出现在小米和红米的部分机型。反编译了代码,StringUtils 这个...
    Xigong阅读 6,945评论 3 0
  • A先生十分年轻。他未婚,独居,肌肉饱满,头发丰盈,皮肤平顺,这些足以令青春不再的人们心生嫉妒。 他对自己也有同样的...
    任宁阅读 480评论 0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