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位牧师,妻子患了慢性抑郁症,两个儿子大学辍学在家,整天无所事事。牧师极尽全力照顾妻儿,帮助他们解决各种问题:收拾房间、打扫卫生,帮儿子买新车、替他们支付保险费,周末陪妻子去听自己讨厌的歌剧等。直到他心力交瘁,去看心理医生。
牧师说因为他很爱妻儿,不能不管他们,更不愿让他们失望。然而,越俎代庖地去照顾有能力照顾自己的人,只会使对方产生更大的依赖性,这就是对爱的“滥用”。
因此,家长对孩子的付出需要有觉知,爱孩子不是为了满足自己需要的一味付出,真正的爱是促进孩子的心智成熟。
01 一味地为孩子付出背后的背后,是害怕失去
牧师看似爱妻子爱儿子,为他们做了很多超过自己意愿的事,而实际上他是害怕失去自己心目中的理想形象。小时候他的父亲经常酗酒,还沾花惹草,不顾家人的感受,这让他深恶痛绝。他发誓要做和父亲不一样的人,希望自己成为一个好丈夫、好父亲。
然而,家人却因此对他非常依赖,变得脆弱不堪。在治疗中,心理医生了解到,他总是叫妻子“我的小猫咪”,叫两个成年的儿子“我的小宝贝”。他对家人的爱超过了理性范围,坚决避免成为父亲那样的人导致他丧失了爱的弹性,走向另一个极端。
在我们身边,现在“啃老族”已经成了很多人熟知的问题,不少大学毕业的学生宅在家里。好的工作找不到,不好的工作不肯做,就这样在家待得越久,越难融入社会。
曾经上过热搜的上海48岁海归硕士大卫,本科毕业后奔赴加拿大求学,并顺利取得硕士学位。然而,拥有良好的教育背景的大卫,回国后并没有出去工作,而是白天睡觉,晚上上网打游戏。他的生活来源是82岁患有尿毒症母亲的退休金,母亲状告他不承担抚养义务,而他仍然过着心安理得的啃老生活。
据日本《朝日新闻》消息,截至2013年,日本有57万户“啃老族”家庭,其中,子女年龄在40岁左右的有38万户,是子女年龄50岁左右的家庭数的2倍。“啃老族”家庭的数量比1995年增加了3倍。
那些“啃老族”的父母,就像那位牧师一样尽心尽力照顾孩子的一切,到头来却让孩子失去了自立能力。正如大卫的母亲丁阿婆在接受采访时说:“我样样包办,他样样现成,依赖惯了,过惯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
美国杰出的心理医生M-斯科特-派克说:爱,是为了促进自我和他人心智成熟,而具有的一种自我完善的意愿。
丁阿婆的样样包办,背后也是害怕失去,害怕失去自己是个“好妈妈”的角色,尽心尽力地为孩子操劳,生怕孩子的一点差错都是因为自己的不作为造成的。
02 家长一味地付出剥夺了孩子独立的能力**
从这种意义上来看,牧师和丁阿婆的付出显然不是爱,他们没有促进孩子反而是剥夺了孩子的独立性。
人的尊严来源于人格的独立。 ——玛丽亚 · 蒙台梭利
当心理医生问那位牧师,整天为妻儿操劳不觉得辛苦吗?牧师说,当然辛苦,可是他爱他们不能不管他们,让他们失望。牧师没有意识到,要让家人获得健康,就必须让他们学会自我照顾。
后来,在心理医生的指导下,牧师不再凡事尽心,不再帮儿子收拾,也不替他们交保险费,而是让他们自己负责。也不再陪妻子去城里看歌剧,而是让她自己开车去。他开始扮演起“坏父亲”“坏丈夫”的角色,不再有求必应。妻子和儿子开始时为他的变化非常不满,但是不久后有了转变:一个儿子回大学继续读书,一个儿子找到了工作,还自己在外租了房子。妻子也感受到了独立的好处,他们的心灵都获得了成长。
03 让孩子在不同阶段会做他力所能及的事**
牧师和丁阿婆不恰当的爱,让我们看到,让孩子在每个阶段,力所能及地做他能做的事情有多重要。当我们为孩子付出时,需要思考下我们是在促进孩子的心智发展吗?还是剥夺了孩子成长和独立的机会?
让孩子学会做他力所能及的事需要从小抓起。比如吃饭,每次回老家时,总会看到巷子里大街上追着一岁多孩子喂饭的家长。
有一次我听到两位老太太聊天,一个说到孩子不肯吃饭,另一个说:“哎呀,我们家的孙子,我喂饭喂到三年级,现在的孩子真是不好带呀!”老人满腔的不满,却从未想过自己过度的付出,在剥夺着孩子自己吃饭的能力,反过来抱怨孩子难带。
关于孩子吃饭的问题,我曾经和我妈深入探讨过,茗茗小时候她追着喂过,被我和先生制止了。我妈说她看着孩子没有吃完她期望的量,她心里会很不舒服。还说以前带我侄子时,早上如果小侄子能喝一小碗稀饭,她一天都很开心,如果吃两口就上幼儿园了,她那一天心里都不是滋味。我说她把孩子吃饭当成自己的事了,当成任务了。
老人们不愿面对自己的不舒服,便拼命往孩子嘴里塞,不管孩子喜不喜欢,需不需要,饿不饿。或许他们这一辈经历过饥荒年代,儿时刻骨铭心的痛让他们无法忍受孩子没吃饱(她们认为的没吃饱)。可是,却不知道那是属于她们自己的,让孩子为自己吃饭的事负责,大人需要放手。
其实孩子八九个月时,就开始对碗筷感兴趣,喂他们吃饭时他们开始过来抢碗抢勺子,很多家长会躲过孩子的手往嘴里送饭菜。在孩子想自己吃饭时,大人剥夺了他们的权利。
这时,却是培养孩子自己吃饭的黄金时期,因为他有了自己动手的意愿。这时可以给他一个小碗,一个小勺,在他的碗里放一点饭菜,让他自己挖。开始时很难把饭菜送到嘴里,吃饭主要还是靠大人喂。慢慢地孩子送到嘴里的时候越来越多,当他吃到自己的饭菜时,感到特别有成就感,积极肯定他,他就会做得更好。
茗茗和小宝都是这样过来的,一岁多基本可以自己吃饭了,有时会自己吃一部分喂一部分。这个阶段千万别打击孩子,当你嫌他搞得到处都是,送不到嘴里时阻止他不要自己吃时,他的热情和兴趣就被扼杀了,后面再训练吃饭就比较难。
孩子为自己做主的过程,也是心智变得成熟的过程。孩子能够自己走路,自己吃饭,自己穿衣服,这些都让孩子感到自己有能力,因为独立而变得更加自信。
关于家务方面,我和我妈的观念一样,你可以不做,但要会做,在我需要帮忙时可以上手。
记得高中时有个同学,她说把饭菜从锅里盛到碗里都很费劲,因为她妈妈从来不让她做。高三时妈妈还不让她洗衣服,她就对妈妈说:“等我上大学了,你也跟我去洗衣服吗?”她妈妈这才放手。
总结一下:
爱得过分,还不如不爱;该拒绝时却一味给予,不是仁慈而是伤害。
当我们为孩子付出时,我们需要带着觉知,我们的付出给孩子带来的是更加独立吗?会促进孩子心智发展吗?还是仅仅因为我们内心害怕失去的恐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