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在家是真老虎,在幼儿园是纸老虎,我的孩子成了“两面派”?!
很多父母发现,自己的孩子自从上了幼儿园以后,就成了“两面派”——
在家里是个脾气大的“狠角色”,而在幼儿园却成了胆小的“受气包”;
在家里是什么都要父母代劳的“小懒虫”,而在幼儿园却成了勤劳的“值日标兵”;
在家里是话很多的“话唠”,而在幼儿园却成了“闷葫芦”……
孩子怎么就成了家里一套,幼儿园一套的“两面派”?
孩子的“两面派”是对还是错?面对这种情形,家长需要怎么教育?
【2】
变成“两面派”,原因出在哪?
孩子自从上了幼儿园以后,怎么就变成了“两面派”?这其中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呢?
第一,老师辛苦培养的行为习惯,回家后家长的包办毁了一切!
幼儿园会要求孩子一切自己能做的事情都自己做,所以孩子会在入园后的2个月之内,学会自己吃饭、自己如厕、自己穿脱衣……如果自己不愿意做,看见同伴都已经会了,他们也会被影响和触动,慢慢也学会了一切都自己来。而在家里,家长因为各种原因(不相信孩子自己会做、为了节省时间帮孩子做、怕孩子做不好……)会包办孩子的一切,所以孩子在行为习惯上出现了两种截然不同的情形。
第二,幼儿园的规章制度让孩子变得自律,家里可不是这样!
幼儿园有固定的作息系统、规章制度,很大程度上这些行为准则是有强制性的,孩子身在其中,慢慢就习惯了这一套行为标准——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吃饭/收拾玩具的习惯都变好了,也很讲礼仪。而在家里就没有这些准则来规范孩子的行为,没人监督、没人要求,所以家长就会慢慢发现,孩子自从上了幼儿园以后,忽然一下就懂事了,可在家里呆着时还是以前那副老样子。
第三,在家里好东西没人跟我抢,可在幼儿园必须学会分享和等待
幼儿园里虽然好玩的事物很多,但是“僧多粥少”,孩子不得不学着走出自我中心,必须学着合作、学会等待,甚至学习妥协,所以在幼儿园里玩,孩子可能会有很多的“竞争对手”,他们也会在与“竞争对手”的互动中学习礼仪、学习分享。而在家里,所有玩具都是孩子一个人的,所以就出现了在家里“一人独大”的情形,孩子眼里只有自己、心中只考虑自己的感受。
第四,权威感的缺失,导致父母的话是耳边风,老师的话却是圣旨
孩子一撒娇家长就妥协,这招在幼儿园可不灵了!在家里,孩子一不高兴就向父母撒娇,而父母往往也会在孩子无休止的哭闹下选择妥协,所以父母在孩子心中的权威感就没有很好地建立起来。而在幼儿园,孩子撒娇是得不到老师的妥协的,只会换来老师的批评教育,所以一般情况下,孩子是不会在老师面前撒娇哭闹的。老师在孩子心中是权威的象征,老师的话对他们来说像“圣旨”,孩子一般不会去挑战这种权威性。
【3】
孩子“两面派”,家长该怎么办?
那么,孩子变成了家里一套、幼儿园一套的“两面派”,家长该怎么办呢?
第一,长要和幼儿园教育步调保持一致
很多幼儿园老师很头疼的,就是辛辛苦苦在幼儿园给孩子养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锻炼了自理能力,但是回到家里,父母还像以前一样包办了孩子所有的事情,导致孩子“看样下菜”,什么样的环境表现出什么样的行为姿态。所以家长必须和老师多沟通,了解幼儿园现阶段正在培养孩子哪些行为习惯,在家也要跟着同样的步调进行锻炼,不能让孩子在老师面前是乖乖仔,在家长面前就是等着被伺候的小皇帝。
第二,要求孩子在家多做事
幼儿园不仅让孩子学会自我服务,有时候也会安排孩子为集体做做值日。不要小看劳动这件事,它能锻炼孩子的动手能力、训练意志力、增强责任心。父母要在家里多让孩子参与家务劳动,从简单的洗菜、剥豆子、倒垃圾开始,慢慢可以帮助大人叠衣服、擦桌子、整理房间……慢慢家长会惊奇地发现,原来孩子比自己想象中要能干得多。
第三,在家建立行为准则,赏罚分明。
孩子在幼儿园守纪律,那是因为幼儿园有纪律;而孩子在家没规矩,那是因为家里没给孩子建立规矩。所以家长需要在家里为孩子建立一些具有操作性的行为准则(比如吃饭准则、收拾玩具准则等),以此培养孩子的生活秩序感。为了让孩子坚持下来,也可以引入一些奖惩措施来进行约束。这样就能慢慢帮助孩子将一些规范的动作内化为一种良性的惯性行为,并一直坚持做下去成为一生的习惯。
第四,多带孩子外出社交,学着从容面对新环境和陌生人
很多家长会抱怨,孩子在家里脾气很大,谁都不能惹,但是在幼儿园却像个“纸老虎”,活得小心谨慎,两种状态看着很分裂。导致这种情形的原因,是因为孩子面对新环境和陌生人有恐惧感和不适感,不知道用什么语言和行动去应对。正是因为缺少社交经验而导致在外成了“纸老虎”,所以家长就越要锻炼和积累孩子在社交上的语言经验和行为经验。父母平时可以多带孩子去各种场合,教他一些最基本的社交语言(打招呼、感谢、邀请……)让孩子在有了社交经验这个“武器”以后,能够在今后的各种场合里,更加从容面对新环境和陌生人。
家里是让人放松的地方,而学校是要表现出认真和严谨的地方。孩子在家和在幼儿园表现得不一样可以理解,就像成人在家和在工作单位经常是两张面孔一样,每个人都需要有一个场合放松自我、流露本真。
所以Cindy老师认为——
我们不必苛责孩子的“两面派”是对还是错,
我们更应该关心的是孩子在放松时不可以放肆,
该守的规矩必须要遵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