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柱的体积

      课件演示与实物演示哪种对于学生的吸引力更大,在圆柱这节课上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办公室的柜子里一直有个长方体,我也一直不知道这个怪异的长方体是用来干什么的,竟然可以拆开,弄成锯齿状。在圆的单元备课时,我就把这个模型拿出来,备课组内的同事让我可以给学生看一个面,因为这个是圆柱的体积演示。然后一同事补充到:这个用处其实不大,不是有课件演示吗?

     但是今天第一节课我自己拿出来时,我拼凑了半天,拆的七零八碎。摸索了半天也没发现这个是怎么由长方体拼凑的。这时,我想到了我的课件,我把课件拿出来,播放了一遍之后,课件虽然每步都说得很清楚,但是总感觉离自己比较遥远,还是要硬着头皮来摸索实物。开始只拿了一小部分实现,后面全部拼凑之后,终于可以实现。从我个人角度来讲,我更喜欢能动手操作的实物,这能让我亲身经历转化的过程。

    在课堂上,我拿出这个长方体,我问学生:这个物体是什么图形?它的体积我们是怎么求的呢?学生能顺利答出,我说我们都有将要学的图形转化为已知图形来求相应的量的经历。那么,哪种图形可以转换为长方体来求体积呢?请看,我通过动手操作,将手中的长方体转换成圆柱。我又问:现在这个圆柱的底面积和长方体的底面积有什么关系呢?长方体的高和圆柱的高有什么关系呢?学生经过具体的模像直观,清楚的清道了圆柱的公式的推导。

   下课之后,唐航天和好几个同学都来问我:老师,你这个神器是从哪里弄来的,能不能给我玩玩。可见,见惯了课件的直观,学生对于这种实物直观更为喜欢。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