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产品是否满足用户需要?以分析微信为例

近几年餐饮赛道被资本热捧,接连有不少连锁餐饮上市。但凡效益好的餐饮企业肯定有主打的畅销菜品,我们可以通过美团、饿了么、大众点评等平台很容易查看每家餐馆的明星菜品。

如果我们把互联网产品功能或者服务看做是菜单上的每道菜,如何清楚知道哪一道最受客户欢迎,下单率最高、复购率最高?哪些又不受欢迎?

一、产品功能留存矩阵

在演进产品(核心)功能的过程中,可以使用功能留存矩阵来判断产品功能的表现。综合使用功能的“功能留存率”和“使用用户占比”评估。

还是以微信为例,对“发现”菜单中的5个功能(朋友圈、直播、扫一扫、搜一搜和小程序)进行分析。


二、绘制留存矩阵

在绘制留存矩阵之前需要界定用户群体,我们将当前2月使用微信的用户作为研究对象。

功能使用用户占比 = [2月份使用某功能的用户量]/[2月份使用微信的所有用户量]

功能留存率 = [1月份使用某功能的用户在2月份继续使用的用户量]/[1月份使用某功能的用户量]

留存矩阵使用BI绘制,数据均为模拟值。2条警戒线分别为各功能在用户占比和功能留存率的平均值,且将矩阵划分为四个象限(区域),可以清晰的展示各功能的相对受欢迎情况

三、分析留存矩阵

在留存矩阵中,横坐标代表功能留存率,纵坐标代表功能的用户使用占比。

1、在第一象限中的“朋友圈”和“扫一扫”功能,留存率最高、使用占比最大,是最棒的功能。满足产品和市场匹配状态(PMF, Product Market Fit);

2、在第二象限中的“搜一搜”,使用的人多,但是留存率较低。说明该功能对用户有意义但是使用的频率低,可以考虑通过场景化提供使用频率,是重点优化的方向;

3、在第三象限中的“小程序”,使用的人少且留存率较低,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可以考虑删除;

4、在第四象限中的“直播”,留存率高但是使用用户少。需要让更多的用户使用该功能,可以考虑增加入口或者适当的推送提示等,在资源有限时可以考虑减少该部分功能的投入。

四、产品数据分析方法

Capital One副总裁 Christian Robrer绘制了对用户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的矩阵,横轴是测量方法,纵轴是信息类型。

信息类型就是对用户和产品进行分析时获得的信息,分为行为和态度两种。

1、行为是用户通过实际行动体现的,是更为真实的信息。

2、态度信息是用户表达出来的喜好和观点,在访谈时要避免引导,用户调研也要设计科学的问卷。

用户用“脚”投票表达的是真实的态度。通过功能留存分析,能够聚焦产品的核心演进方向,避免自嗨。

在产品初期,尤其是产品尚未发布时,我们会严重依赖用户访谈等定性测试方法。产品发布之后,随着用户规模的增长,则更多的使用定量分析来度量产品表现。


上图为某一新功能发布后后续4周的留存表现,1周后的留存只有30%。

说明该功能没有很好的解决用户问题,或者用户尚未发现该功能的价值(没让用户啊哈)。

这需要我们对功能本身或者向导进行重新思考。

五、用“增长黑客”方法打造产品

“增长黑客”的本质就是数据驱动增长,而有价值的数据必须能够增加收益或者减少损失(降低成本)。

第一步,明确目标,《增长黑客》中将衡量目标的唯一重要的指标称之为“北极星指标”;

第二步,通过全链路分析或者组成因子分析等拆解“北极星指标”;

第三步,对拆解后的指标设定增长试验策略并执行试验;

第四步,对第三步进行数据分析,找到新的增长线索并开启新一轮试验。

“增长黑客”概念是肖恩·埃利斯在2010年首次提出,在硅谷已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我们也经常听到某公司通过“增长黑客”获得了井喷式的增长,但我们也应该清楚所有的增长都是积累的结果。

“增长黑客”是方法论,切记拿来主义,数据驱动才是本质。

下篇将介绍通过“增长黑客”方法将产品价值最大化,打造增长引擎。


参看文献

1、张溪梦著《首席增长官》

2、肖恩著《增长黑客》

3、杨楠楠等著《数据产品经理》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社区内容提示】社区部分内容疑似由AI辅助生成,浏览时请结合常识与多方信息审慎甄别。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友情链接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