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阅读魔鬼营结束了,18天里读了12本书,完成了12张思维导图,这18天的学习让我觉得天灵盖被打开了。
查理芒格在出名之后很多人问他,他是怎么变得这么成功和富有的?
他的回答是“每天早晨醒来的时候,发现自己比昨天聪明了一点点。认真出色的完成你的任务,慢慢地,你会有所进步,但是这个进步不一定很快,但你这样能够为快速进步打好基础。每天慢慢向前挪一点。到最后,大多数人得到了他们应得的东西。
很多时候我们都会给自己立下一个宏伟的目标,比如一年要读完200本书,一年要跑步300公里等等。
而这些目标看起来很壮观,真到自己去执行的时候发现很难坚持下来,有时候开始的几天我们像打鸡血般激情十足,行动两天后,就没有动力继续坚持下去了。
回过头来想想,其实我们没必要一开始就给自己设定这么一个大的目标,可以给自己定一个比较低,很容易就完成的任务,然后坚持一段时间,循序渐进的加码,因为降低难度的同时,我们就不会被恐惧心理占据上风,就有足够的勇气去面对这一个个的微目标。
我在训练营开始前对于这次学习的目标是想通过上本次课程,提升自己财务方面的认知能力,另外就是学习能力框架体系的完善;对应每天投入多长时间用于训练营学习,当时目标是每天至少2-3个小时。
从每天投入学习时间上看,我每天投入3个小时时间听课程,然后带着思维导图的问题去看书回答问题,最后记录一些读书收获。
刚开始觉得每天完成作业不是问题,在第三天的时候因为是周末,带娃一天后就觉得很累没有时间看书写书评,当时心里那个小我说先休息吧,明天补上,但是本我说这可不行,定下的目标怎么能因为这点事就耽误呢,好吧,我咬咬牙还是完成了作业。当时是把两个作业目标降低了一个标准,只完成了思维导图的输出,没有输出书评,但是至少带着问题看完了书输出了逻辑架构图。
第四天的时候那个失败的小我又出来捣乱了,但是再一次被自己征服了,在第九天的时候,我竟然完成当天作业之后想着赶紧读第二天的那本书了,这该是怎么的变化啊,那个小我也不知道去哪里了,完全被本我占领阵地了,这也正是我本心想要的。
就这心路历程我都觉得很有意思,从最开始的担忧自己做不好这个作业到完成思维导图和书评到中间倦怠期时只完成思维导图再到最后因为几本书中底层逻辑相关性让我又产生浓厚兴趣去输出去跟上课程进度,我觉得我是有进步的,但是这远远不够。
不过每天变得比前一天优秀一点点,最后日积月累,我们会有惊人的进步。
每天进步一点点,这是芒格给普通人如何变得更优秀的答案。
其实就是说,降低一个好习惯的门槛,让自己开始行动起来。
给自己找一个好习惯,然后开始的时候设定一个很低的门槛,让自己轻轻松松就能开始。
比如说坚持每天看5页书。因为比较容易完成,最后更容易坚持下来。
在这个基础上,逐渐提高每天的量。最后几年下来,就会发现自己有一个脱胎换骨的进步。这就是查理芒格教我们变得更优秀的方法。
在所有让自己变得优秀的习惯中,阅读是最值得推荐的,它能带你去了解伟人们做事的原则,以及如何做成事,持续的做成事。我们要学习的就是学习他们的这些解决问题的方法,快速的实践起来试错验证找到适合自己的一套解决问题的方法。
总听别人说,人总的有几件那么难忘的事情,怎么让事情难忘呢?就是要拼尽全力去做一件事,不达目标不罢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