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悦佳:社群运营常见的4个误区

社群营销已经成为现在企业市场推广的标配,不可否认,社群营销具有精准、高效、渗透等多项优势。但真正把社群营销做到位的大众品牌我们其实掰着手指就能数出来,社群营销对于一个企业来说往往听上去很美好,现实却很残酷。

做社群,我们往往会存在一些误区,互联网营销实战专家徐悦佳老师,为我们讲述了社群运营中的四大误区:

1、什么都不管,直接建群

很多公司是这样的:没什么预算,先建几个群,多拉点目标用户,以为这样产品就有第一批用户了。建几个群管理管理,群里每天发点商品推荐,多卖点货,社群成为了公司的核心运营方向之一。

其实,社群和做产品的基本点一样:

1. 我做的社群能为目标用户带来什么价值;

2. 能不能持续带来价值;

3. 怎么才能做到上面这两点。

其次才是想如何在为目标用户创造预设价值的过程中,来达到自身的目的。

社群的推广也和产品推广一样,基于社群自身的价值,来获得用户相迎,亦或者基于社群生态特性,利用推广技巧和规则来强力驱动。

所以首先不是想着你要用户在社群里为你做什么贡献,而是如何用最简单的理由就能让用户欢喜地进到社群来。

2、做几天分享凑热闹

除了做教育的企业,很多的社群也将分享作为主打手段之一。在没有什么规则、活动、人群极大差异化的情况下,用专业内容输出作为吸引点,操作门槛低,执行快速快,如果要建一个兴趣类社群,主题分享已成为标配吸引点。从执行上来看,定主题、找嘉宾、设流程、拉用户、做转化,一气呵成,并不复杂。

问题就在于,社群分享和自身业务的关联性、利益一致性,进而决定了持续性和预期目的。

现实,很多社群只是将分享作为一个拉新吸引点,自身没有持续的嘉宾资源、分享也无法直接带来转化,就会逐渐失去动力。

大量的事实验证,一旦分享停止,且没有新的运营计划,不管当初的分享多么轰轰烈烈,都是一片死寂。

3、业务增长完全依靠社群

不同的产品策略不一样,有的需要单品爆品策略、有的需要高单价策略、有的需要分销机制,不同策略对应的运营侧重点和投入不一样,有的需要持续大量拉新、有的需要持续活跃、有的需要深度内容。

依靠什么渠道,就要综合来考虑运营效率成本、增长可能性的问题。

1. 单个社群的承载量有限,能否产生稳定复购;

2. 单个社群的管理(人员+活跃)成本,在稳定后能否降低?

3. 如何持续获得新的社群会员,从产品导入,还是拉新?

预算、人力总是有限的,如果不依靠其他社群就能稳稳做业务增长,也就没这么多事情了。所以运营手段总要综合对比,选择高效、有增长空间的。

4、认为规则弄好社群就可以了

规则是根据社群的预定方向计划衍生而来,如果社群一直依靠每天、每个新人进来、每次触规是粘贴群规来保证氛围,不见得是个好事情。

没必要想着群规是不是需要修改、是不是该盯着群及时发群规。不如回归到运营的目标,用该有的措施来处理。标还是本,是个问题。

其实,社群就像一个微型企业,企业有自己的发展目标,并且有一套工作流程。它既能让企业有序运转,又能促进员工间的有效配合和能力发挥,这是一个社群发展的基本模式。

徐悦佳老师:国家高级营销师、在行高分营销行家、DISC国际授证讲师与顾问、美国4D领导力授证讲师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社群框架搭建;社群规则制定;聚集社群成员;社群日常运营;促进社群活跃。 一、社群框架搭建 在社群运营之前,需完成社...
    方弟阅读 37,844评论 3 120
  • 社交红利阅读笔记 书名:社交红利(修订升级版) 作者:徐志斌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正文前笔记: 推荐序1摘要 社交...
    凫水阅读 12,952评论 4 26
  • 爱收藏的苏先生阅读 1,904评论 0 0
  • 写在前面 正如之前在搜集制定目标的困惑时所提到的,我制定短期的小目标(比如一天或者一周)还可以,但长期的...
    LaVie_Est_Belle阅读 2,812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