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正值三伏天,民间有句俗话:“冬养三九补品旺 , 夏治三伏行针忙”,讲的就是三伏天的“冬病夏治”理念。
“冬病”一般指寒性的疾病, 好发于冬季、或者在冬季会加重。
我们所讲的冬病夏治,并不是说夏天来治疗孩子具体的疾病,而是调整孩子阳虚的体质,补足阳气,祛散体内的寒邪,巩固对抗疾病的“防火墙”。
这样,到了冬天,孩子的抵抗力强了,就会少生病,即使生病也会好的快。
而三伏天正是一年中阳气最盛的时候,所以,我们就要顺应季节,重点帮助孩子养阳祛寒,调理好体质。
01 三伏天为什么要养阳、祛寒?
咱们中医讲究“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就是说夏季要养阳气,秋冬要养阴。
在养阳之前,我们要先知道什么是阳气?
阳气是生命的根本,就是对抗疾病的“防火墙”,人如果失去了阳气,就相当于防护功能失去了效果,病邪就很容易入侵人体,导致生病。
在《皇帝内经》里就说,“阳者卫外而为固也”,就是说人体有抵御外邪的能力,而这种能力就是阳气。
古人也说“阳气不足,稍有阻滞,则百病丛生”,意思是阳气不足,就容易生百病。
反过来,对孩子来说,只要阳气足了,抵抗力就强了,生病自然也少了,这是相辅相成的。
而三伏天是一年中阳气最旺盛的时候,也是养阳的黄金期,尤其是体质不好,经常生病的孩子,家长一定要把握好,这一年当中调养孩子的关键时期。
那三伏天为什么还要祛寒呢?
平时我们常说孩子体质“虚寒”,其实也就是说孩子体内的阳气不足,三伏天虽是全年阳气最盛的时候,但也是体内最为虚寒的时候。到了夏季,很多孩子爱喝冷饮、吃冰激凌,吃很寒凉的食物和水果;天气太热,孩子长期呆在空调房里,这些行为,都会造成孩子体内有寒。
而寒邪是最伤阳的,体内有寒,就会损耗阳气。
同时,很多疾病的根源也都是因为寒,一些有过敏性疾病的孩子,比如鼻炎、哮喘,过敏性咳嗽,都是典型的虚寒体质;便秘、腹泻也都来自于寒。
对成人来说,月经不调、不孕不育、关节肿痛、手脚冰凉、衰老乏力皆起于寒。
所以我们在养阳的同时,还要祛寒,那到底要怎么做呢?
02如何帮助孩子驱寒养阳、强体质 ?
我们从三个方面着手。
1、饮食以健脾为主,是祛寒养阳的关键
这是因为三伏天属于长夏时节,而脾主长夏,喜燥、厌湿。
给孩子吃温热的食物,健脾祛湿的效果最好,体内的痰湿等寒邪就容易被清除,这样,气血生化顺畅了,还能帮助孩子生发阳气。
性温而不燥烈的食物适合温阳,比如适当的吃些黄牛肉、母鸡肉、黄鳝、泥鳅、鲫鱼等,这些都是温性的。平时在做性寒食物时,学会用辛温的食材来调和,放些生姜、大蒜等。同时,孩子的饮食要着重清补,就是多吃清淡、易消化的食物,比如当季新鲜的瓜果蔬菜等。
除了这些,孩子要少吃冷饮、冰淇淋、以及冰冷的食物,也不要天天给孩子清火解热,这些最容易损伤阳气;油腻的食物也尽量少吃,容易滋生湿热。
2、适当运动,生发阳气
我们常说,动则生阳,适当的运动可以帮助孩子气血运行,还能通过适当的排汗,把体内的寒湿排出去。避开白天的高温,选择在早上或晚上,让孩子骑骑自行车、滑板车;大一点的孩子可以选择打乒乓球、羽毛球、篮球、踢足球来适度运动。
夏季孩子爱玩水,游泳也是比较适合夏季的运动,水温可以刺激孩子的阳气,还能提高心肺功能。要注意的是,运动需要适量,以孩子的身体能接受为主,千万不要过度运动、大量出汗,反而会损耗阳气哦。同时运动过后也不要立马喝冰水、洗冷水澡、吹空调等。
3、泡脚祛寒湿
除了运动,另一个祛寒补阳的方法就是泡脚,很方便又实惠;给孩子泡脚,除了直接用温水,也可以选择艾叶水来泡脚。
艾叶是温性的,具有散寒祛湿的效果,特别是体质偏寒凉的孩子,用艾叶来泡脚,能促进血液循环,达到温补阳气的效果。给孩子泡脚,要注意水温不能太热,40-42°C为宜,每次泡脚十几分钟就好,泡到孩子微微出汗,另外也不需要天天泡脚,一周1-2次就行。有些孩子容易消化不良、动不动就积食、上火、便秘等,其实根本原因是孩子脾胃虚寒导致的,脾胃虚寒也是孩子抵抗力弱的原因。
还有些孩子有呼吸道疾病,比如过敏性鼻炎、咳嗽、慢性支气管炎等,这些慢性疾病都跟寒有关,是典型的虚寒体质。
对于体质虚寒的孩子,家长更要抓住这一年当中调养的黄金时节,帮助孩子秋冬季节减少生病。
除了以上这三点,每天让孩子早起也是养阳,有助于阳气的生发哦;家长们要利用好这一年当中祛寒养阳的黄金期,给孩子调理体质,就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