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妙津:生命凋落出巨大火花

      生命中总有无法割舍的书籍存在,在图书馆或者书店,看到作家名字的那一刻你的心已经沦陷,为着这一切你偷偷潜入她所构造的文字世界。为她折服,为她流泪。这就是读书者的好处之一,轻而易举就能到达生命中不可逾越的鸿沟。

        黄锦树在《内在的风景—从现代主义到内向世代》里写到:八0年代后期,正值台湾政治大转型的时刻,其时的中生代(一九五0年后出生的那代人张大春,黄凡、朱天文、朱天心、李昂等及稍晚一世代但早慧的林耀德(一九六二—一九九六)发光发热—尝试以文学介入各自的当下现实,或虚无的企图拆解一切—主导了文学的动向时,被林耀德命名为[新世代]的新崛起的一代的小说写作者,却仿佛出现了集体向内转的趋势。“这是个早夭的时代,早熟,自杀,或快速退出文学舞台。”内向崩塌,甚至对死亡有一种异乎寻常的迷恋。二00后,[内向世代]作者中的黄国峻(二00三)、袁哲生(二00四)、以及来不及出名的黄宜君(一九七五—二00五)都失于自杀,加上邱妙津,就是四个,如果加上一九九六意外死亡的林耀德,死亡之风迅速的带走了五个人。

        邱妙津并非那个时代的例外的自杀者,只不过过早的死亡让她一死成名,人们描述着”天才女同作家为爱赴死,向死由生的生命绝唱”。“自杀”“女同”这些头卸为她赢得了不可避免的关注和热潮,她的《蒙马特遗书》甚至被众多女同所追捧所欢呼,堪称一代女同的代表读物。书中的“拉子”“鳄鱼”也成为台湾女同群体袭用的自我代号。进而向大陆,国外传播。拉子一词也演变成今后我们所说的“拉拉”。

        早期作品《鬼的狂欢》初露死亡端倪这部短篇小说描述少年信阳在自己即将二十岁之时考虑死亡度过的最后三天的时光,配角渔夫和被强暴而自杀的福利院妹妹,蓝毛,米奇。她执导的同名电影《鬼的狂欢》,就其电影手法运用可能并不成熟,但就其她的年纪已经比同龄人越发的早慧以及对死亡的迷恋对生之迷茫孤独。在她的电影都能表现出来。展露出天才般的光芒。

末日隧道,女王峰,一起在深夜中跳舞的蓝毛。孤独探望着幼稚的头脑,对死亡展现迷路小孩的喜欢。

      “我相信有真实,真实就是你可以很快乐地活在里面的幸福。”

      “二十岁以前,我是时间的主人,每天都鼓励肚皮尽情哀嚎;二十岁后,沦为推进时间磨子的奴隶,哀嚎只能攒进肚皮底下,你知道为什么吗?时间拥有太多太多士兵,砍都砍不完了。”

      “忍受是为了等待真实;而放弃忍受只是较直接的等待法罢了。因为死亡是唯一的真实。”

      这些文学带着青春所独有的诟病,无病呻吟,偷欢人生,文字所带来的脆弱性以及内心无法排彻的迷茫焦虑不安,她痴迷日本文学创作者太宰治,三岛,安部公房等。痴迷于文字带来的剖析内心的假象,以及对于人之皮囊之下的狡猾处世。(邱一直是学校中的领头羊,她的性子算是左右逢源的,认识大多数人,可以说是受学弟学妹所追捧的中心人物了)

        关于同性恋自古以来就是存在于社会中的,从人类发展历程来说,同性恋者变成一个非常孤立无援的群体。就中国早期记载同性恋的是在商朝,《商书·伊训》中谈到“三风十衍”,书中提及的“三风”。这个不好的影响是“卿士有一于身,家必丧,邦国有一于身,国必亡。”三风中其中之一的“乱风”中的"一衍"就是“比玩童”也就是我们说的同性恋。到了春秋战国时代同性恋更是活泼踊跃,受卫灵公宠幸的弥子瑕和魏王宠儿龙阳君分别让同性恋有了“余桃”和“龙阳”的称呼。两汉时期《汉书·佞幸传》记载:高祖时则有籍孺,孝惠时则有闳孺,此二人非有才能,但以婉佞贵幸,与王同卧起。”汉成帝则有宠臣张放,史称“与上卧起,宠爱殊绝。”潘元旦更是查遍史书,证实了前汉一代几乎每个皇帝都有个把的同性情人。宋朝时期甚至有男子为娼,宋朝为了防止这种羞人现象也曾立法“男为娼,杖一百,告者赏钱五十。”

      明朝时期则出现了更多描述同性恋的小说和戏剧。清代更盛,清代盛行“私寓”制度,官史富商养相公成风。大户人家买来眉目清秀的小男孩称为“男风”。后来相公一词演变成对同性恋人的一种称呼。女同性恋在正史里也有记载大概始于汉武帝的陈皇后。陈皇后失宠了非常寂寞,就叫一个女巫(女巫身份并非确定)穿男装,扮男子,共卧起,俨若夫妇。

        在西方,同性恋现象也有久远历史,四千年以前,古埃及人一直把男性之间的性行为看做是很神圣的事。传说认为,霍禄士和赛特这两位大神有过这种行为。

在一些伊斯兰国家,由于女性难以接触,在社会上又没有地位,导致男同风气的产生。在玛雅文化也记载了青春期同性恋的现象。在古希腊,成年男子常常与进入青春期的少年相恋,尤其喜欢12岁到16岁的男孩。在公元前6世纪到4世纪,希腊教育把同性恋视为“高等教育”的一个分支,当一个男孩完全接受传统基础的教育,即被一位年长男子照顾。甚至在战场上,同性之爱也得到赞赏,许多彼此相爱的士兵被编到一起。来共同击溃一支庞大的队伍。(出自百度) 在弗洛伊德的《性学三论》 提及到的“双性特质”,所谓“双性特质”就是心理雌雄同体的表现。精神分析学派认为,同性恋并未异类,就好比原始时代或者我们孩童时期都有对男性或者女性产生兴趣的时候,弗洛伊德称之为“婴孩化性特质”。这是一种正常不过的现象,正常人对于同性的原始欲望并不比异性少。同性恋是一种“心理现象。”它可能是先天的也可能是后天发展的。心理学家和社会学家认为,同性恋实际上是一种自恋主义倾向。简单来说就是原生家庭里因为父母太过溺爱形成自娇或者太过冷漠形成自怜。导致对自身相异的事物产生排斥。在一些研究中可以发现一些男同志有很明显的恋母情结,恋母仇夫,以此变成具有“女性化特质”的男性。对女性可能会纯粹当成母亲对待,而不是当成恋人。自从92年联合国做出将同性恋从精神病患者的队伍中分离出来的决定。越来越多孤僻的同性群体得到社会认同,以及部分西方国家开始订法来规范同性婚姻制度。就中国而言,虽然同性恋群体并不少,但社会认同还并非宽容。目前也有一些人主动提议颁发同性婚姻法律,相信不久的将来这将被实施。

        她书写死亡,书写爱情,书写青春的荒芜。邱妙津她本身的死亡带来谜一般的存在,生平成就知晓的不少,只能从华丽又摄人的文字去吸取她的魂魄。她像是伊冈·席勒的画,用冷冷淡线,去勾画锐利冷峭的人体轮廓。以鬼魅的色彩笔触得到毁灭之后的一点点体温。文字之与她,大抵如此。她渴望创作,又通过创作挖掘自身的虚无。自白式的小说,如果她的文字有颜色的话,我认为是一直处在黑和蓝之间互相转换。文字的隐晦残忍,像是吃下一个不成熟发涩的果子。人们读她的书不会快乐,会痛苦,用眼泪写完的著作是苦涩的又是独特的。


      《鳄鱼手记》里她写到“从前,我相信每个男人一生中在深处都会与一个关于女人的“原型”,他最爱的就是那个像他“原型”的女人。虽然我是个女人,但是我深处的“原型”也是关于女人。一个“原型”的女人,如高峰冰寒地动濒死之际升起最美的幻觉般,潜入我的现实又逸出。我相信这就是人生绝美的“原型”,如此相信四年。花去全部对生命最勇敢也最诚实的大学时代,只相信这件事。”她大胆说出自己同性恋的身份,在她的创作中存不得半点虚假,她总是那么的纯粹,轻而易举就把人类的残暴,虚伪,心理阴暗面说出来。




    《鳄书》采用“私小说”的方式,用鳄鱼这个角色穿插在小说里,暗指不被大众理解的同性恋现象。梦生和楚狂(男同恋人),吞吞和至柔(女同恋人)以及邱妙津的大学情人水伶。我不禁想她笔下的人物是否还有原型存在。两对男女同最后以痛苦的方式离开,互相在各自的人生中得到烙印最后抽身离开。男同较更悲伤了点本身是互相折磨的一对,以靠对方死来表达对对方的爱。一方懦弱不想承担,一方气愤自己爱的太深。关于两个女同的命运书中写“后来,这两个小女孩都长大为妩媚动人的美丽女郎,也各自与爱她们的男孩们发展出迂回曲折的恋情。两人永远不再见面,却爱她们的男孩们发展出迂回曲折的恋情。两人永远不再见面,却都深刻的铭记着,在人世间她第一个与之相爱的是个女孩。而这段最鲜美,真醇的感情,她们也同时承认是不可能再往复了。因为岁月是如何催着她们往一个渴望男子且不适合再爱女子的方向演去。”

        我大胆猜测她一生中最刻苦铭心也称得上是死去的爱恋,有两段:一段是大学学姐水伶。另一段则是带来死亡的絮。她的好友赖香吟在纪录片说,她经历的好几段爱恋,每一次都是她主动抽身离开,她往往是最先提出离开的那个人。邱妙津作为女同中拥有“男性特质”的那一方,一方面她因社会对同性恋不合理的差别对待感到绝望迷惘,另一方面她本身是个非常矛盾纠结的女性,她并不非常勇敢否则不会过早提出爱恋的结束,对自身很难有自信心对抗爱情时不时产生的变质和背叛,以及对抗社会对于同性恋的不宽容。这是大部分女同性恋会产生的心理。她最早为中国描述了同性恋的矛盾心理,在经历了解严,“白色恐怖”的台湾,人们更加渴望文字能够用来诉说自我,由此产生那一代的“内向世代”,就如林奕含所说,我们就像我们的小岛一样孤独。台湾在某方面它是比大陆更早的接受同性恋群体。以及一些文学著作的出版使得台湾比较容易去接纳这些孤僻群体。




      《蒙马特遗书》是邱妙津的遗书体作品。以二十书通过絮(这个一生挚爱)为倾诉对象。她的遗书字迹工整,不留一点污渍。在死之前她可能没想到出版。(但看了纪录片发觉她打电话给小咏并认为小咏能变成背负她死亡枷锁的人)扉页写着“送给死去的兔兔和即将死去的我。”这在形式上已经超越了一切虚构的文学创作,而是真真切切的死亡之书。读者在进入文本阅读时已经给自己心里投下了一枚随时会爆发的 炸弹。一封一封的死亡遗书像再现当时邱妙津的非常镇定又炽热的心。文字抑郁但抽茧剥葱,沉浸在这场早已知晓结局的灵魂对话,穿越时空的隔阂,一次次变成死亡的献祭。她亲手画了一个死圈套,困住不出来,并热衷于残忍的折磨自己。跳进只有爱人的格子里,痛苦的回忆,痛苦的说出絮是永远也摆脱不了她。如果邱妙津侥幸活到现在,会是怎样的光景。人们还会追捧她吗?她还会有无法阻挡的成就吗?但她走在如今各种伪同性恋热潮里,每个人都希望变得独特并不惜扭曲自己的性取向。甚至个把的青少年大声说出自己是“同性恋”。在网络发达的现代,性不再变成一个隐秘的话题,而变成人们茶余饭后的“小糕点”。你还会应吗?如果在大街上我偶然遇见你,带着金色镜框的可爱“小男孩”。被人潮拥挤的你是否还能说出“自己是同性恋吗?”我想能。刻骨铭心的爱恋从来不屑于做大众主流的茶余饭后。而应该珍藏内心。在女同里,有一部分不那么认为,也就是所谓的“伪女同。”她们嘲笑着女人的爱不是爱,女人的性不是性。甚至把女同变成得不到男性爱惜的附属品。这种想法极大程度扭曲了同性之间纯粹的爱恋。


      爱的箴书,死的崇拜,艺术的追求。你说自己是个怪物,你说自己对别人犯罪,她对你犯罪,你说自己是艺术家,你说自己是非世俗的人。你说“世界爱我没有用,自己恨自己”你把自己分析的淋漓尽致,用文字作为割离命运的匕首,生生插进血淋淋眼神空洞的自我。你是勇敢的。纯粹的。真实的。炽热的。企图以死封印住一份“黄金盟誓”“永恒之爱”,那空缺的三书“黑暗的结婚时代”“甜蜜的恋爱时代”“黄金的盟誓时代”像是你保留自己的最后的密码,无人能打开,只有你自己的内心才能打开。我们这些被你流放的人们,只能从你的遗书,小说窥看到一丝死亡的影子和你永恒的爱恋。


        死者永远美丽,生者独自悲哀。邱妙津像是一个不该到来的可爱又天真的“鳄鱼”,她的创作,她的文字,她的死亡都会被后时代的人所挖掘以及对这种隐秘性的自白深深感到感同身受。并从内心感动以及宽慰。

        正如陈雪所说“人们崇拜一个死者,并由此得到生的力量,无论对于作者或读者而言,这是意义非凡的作品,'有如此的灵魂存在,世界真美,我更舍不得死了。'但愿这会是大家读完《蒙马特遗书》的感叹。”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20,002评论 6 509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93,777评论 3 396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66,341评论 0 357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9,085评论 1 295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8,110评论 6 395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1,868评论 1 308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40,528评论 3 420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9,422评论 0 276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5,938评论 1 319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8,067评论 3 340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40,199评论 1 352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5,877评论 5 347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41,540评论 3 331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2,079评论 0 23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3,192评论 1 272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8,514评论 3 375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5,190评论 2 3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