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有三种对这个世界的认知,你是哪一种呢?
这个世界非黑即白,这个世界黑和白之间是有灰色存在的,这个世界其实没有黑与白只有灰。
我用了30多年一直用非黑即白的观点去看待问题,然后又用撞墙的各种经历去理解灰色的存在,到现在我在用更多不同的思维和角度去理解每一件发生的事情背后,那个当下的环境和角色影响其所做出的选择。而这样思维的变化我却花了大半辈子的时间。
2月是我和自己对话的一个月。说实话,今年的这个春节我过的很惨,内心十分的煎熬。为什么这么说呢?
12月年底的回忆总结就像上学时候考试一样,交上试卷的那一刻我对自己是满意的,是信心十足的,每道题答得都还不错哦!可是真正出成绩的日子是2月份,账户上那个大写的0⃣️其实是宣判你考试分数的不及格,一年的付出好像没有任何的收获和结果。
什么自我成长,什么能力收获,什么跳出舒适圈。屁!没挣到钱就啥都不是,至少在那一刻我所有的恐慌都来源于金钱对自己的证明,钱才是最有力的保障。当新年到来的时候,和以前巨大的不一样,恐惧一下子就笼罩住我的内心。每天一睁眼脑中就开始像倒带一样不停的播放着过往的一切,就在我陷入压抑情绪的痛苦中时,我看到了下面这篇内容。
这是我很喜欢的一个微博博主,他在微博上发表的几篇内容,我截取了部分。大家如果感兴趣希望了解的话可以去微博翻一翻。他分享的这几篇内容一下子让我找到了和自己对话的方式。然后我就开始回忆我的每一次选择背后除了我给自己说服的理由外,我还有没有在内心我排斥的、归避的和害怕的东西?它们是什么?我为什么会害怕,我在逃避什么?如果,如果下次遇到同样的问题我怎么做会更好。
要做情绪的主人,不要作情绪的奴隶!
看似很简单的一句话,真正知而后行,其实太难了。聪明的人从来都是从别人的错误中借鉴学习并学会避免的,我这种笨人只能是在撞南墙、跳坑的经验中让自己成长吧!总结起来,我是一个被情绪左右太多的人,很多时候问题没来,但是情绪先行。这种不管是好还是坏的情绪都会影响我对一件事情更加理性和客观的判断。所以,我很容易因为一件事情义愤填膺,又为某些事情欢呼雀跃,有时会因为某种不公平而忿忿不平,又或者太喜形于色。婉转点是保持童真,直白点就是个没脑子的二百五。因为,我对这个世界只看到了黑和白,我也认为只有yes 和 no两种选择。
书中常常教导我们要站在他人的视角和立场去看待问题
可是我想说的是,当你的情绪前行时,你的逻辑和理性思考就完全消失了,你所有的想法和看待问题的方式就彻彻底底发生变化了。什么站在对方的立场、站在老板的高度。呸!当下的我才不是,只有一个气鼓鼓的小人抱怨着:为什么是我,凭什么是他?怎么老是改改改,怎么那么多需求......
所以,当我意识到这样的问题,我真正的看到这些、觉察到这些时,再回想以前的自己就觉得很可笑。就像我们常说的那样:明明道理都懂可还是过不好这一生。我想这样的道理只有真正的体会过,那种记忆才会刻骨铭心,才会让你吃一堑长一智。
我是一个特别需要别人正向鼓励的人,甚至当我听到别人的夸奖时总会飘飘然的开心。可是,现在的我会反问自己这些是真实的吗?是你当下的环境、你做的事情还是他的需求呢?同理也可以放在其他的事情上。你看,我非黑即白的观点,其实就已经开始发生变化了。
以至于在2月份接下来的时间里,我如果在面对问题又出现排斥、抗拒和拖延的情绪时,我就开始追问自己,你恐惧的是什么?你害怕的是什么?你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绪,然后告诉自己,其实你又开始沿用你一贯想要躲避问题的心态模式了,当我能这样深层次的和自己对话,看到自己问题,了解我的行为模式时,很多问题就轻轻松松迎刃而解,而同样的道理在家庭生活中也是一样。
我很开心看到自己现在的变化,我很感激身边每一个人给我的帮助,我也常常在遇到问题和阻力时告诉自己要心怀感恩和感激。我们每个人在社交网络上都是带着不同面具的,我们向外都习惯了说好不说坏,而我其实把自己的这些经历写下来,一方面是希望未来回头看的时候能时时提醒自己,另一方面也是希望聪明你的能从我的经历中学习并且去避免。
这是2月份让我最大的感受和改变,也是我更加坚定在心理学和哲学方面的学习。关于工作还有一个特别大的成长就是数据的收集和调研中,对用户的了解,对内容的需求把握以及如何做好数据分析方面的统计和整理。从线下转线上真的太不容易了,这个等后续再单写一篇内容。
如果你喜欢这次的内容,也希望点个赞鼓励一下,毕竟你们的鼓励都会让我越来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