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秧时节雨纷纷

清代《御制耕织图诗》所描绘的拔秧情境

“百草千花寒食日,落花流水春将暮”。山里的节气来得要稍晚一些,比近城周边要晚上十天半月。正是“青葱刺水满平川”的时候,发育长大了的秧苗,迫不及待地宣告插秧就要来临。

拔秧和插秧的日子是水稻耕种最耗时、尤其紧张和繁忙的时节。母亲又得张罗我们全家老小一起出动,全员上阵,需要我们同去拔秧、运秧、浸肥、分秧、插秧,相互协调,争分夺秒,抢在立夏之前,把那些长大了的秧苗全都分插好。

小时候,我家里田多,劳力少。为抢时间,屋外漆黑一片时,母亲就早早起床,烧火做饭,把一日三餐吃的米饭一次性蒸熟。待到室外稍透出一点点微光,母亲便把二姐唤起,母女俩结伴同去拔秧苗。临走时,还催着我与三哥要早点起来去田里帮忙干活。我与三哥已经连续劳累了好几天,那会儿正犯困,躺床上,眼都睁不开,嘴里含混不清地应答母亲几下,待她们出了大门,复又侧了个身,沉沉地死睡了过去。

晨风吹打起门前油桐树枝叶,婆娑的叶面交相摇曳,伴着风声呢喃细语,发出唦唦声响。梦中惊醒,我俩发现屋外早已日上山头,匆忙披衣,赶紧一路小跑,快速奔往秧田地里。母亲远远就瞧见了我们哥俩,大声斥责:

“都几点了?太阳升这么高,你俩还不如回家再睡上一会!今早要是不把这几垄秧苗拔完,你俩就甭想回家吃早饭。”

一旁站立的二姐随声附和笑起:

“是哦,你们睡到现在才来啊,看田里这些拔好的秧苗,都是我与妈妈一大早的功劳,估计比你们俩干一天的活还要多!”

顺眼望去,新拔起的秧苗,零散撩满了田间,随手抛于垄间各处,成绩实在喜人。

“昨夜香风传十里,如今散落一地花”。芒种前后,雨水尤多,窗外雨潺潺。为抢时间,即便是下雨的日子,我们依然不得休息,还需冒雨下田干活,大人穿蓑戴笠,小孩头戴小斗笠,身上披一张大大的薄膜,一道同往田间干活。

“阴雨连天绵不止,水漫田间沟亦平”,雨中的水田,一片农忙抢种的景象,田间地里各处,尽是冒着寒雨,披蓑絮,弓着腰身插秧的农人,与宋人范成大《芒种后积雨骤冷》中所绘“良苦吴农田下湿,年年披絮播秧寒”如出一撤,虽然过去了八百多年,但“潭水”村民雨中戴笠披蓑絮插秧苗的画面,仍与宋时农人冒雨劳作几无差别。

吃过早饭,晨起拔好的秧苗,放于田埂堤岸上,水滴已滤干,得挑往别处分插。那时,少肥料,尿素更是稀缺,一般仅在禾苗生长的关键节点使用。为让新种下的禾苗根须快些长好,我们用平日里储存的干猪骨头,用柴火烧成黑炭,掺杂几小块硫磺,置于一石头盆内,捣成粉末,掺入乌黑烂泥浆混合调匀,分置于一个个的小木盆里,用于蘸湿秧苗根须上初肥,蘸好肥料后,秧苗与盆一起端给大人。给这些秧苗蘸肥的工作,多由我们这些半大孩童负责,端来送往,一个上午都总在地里来回跑个不停。

劳力多的人家,在稻田里依次排开,秧盆浮在水面上,插秧时倒着身子后退,一人可以插上六至八行,一般都是从左边插到右边,退一步,然后再次从左至右,再后退一步。也有熟练厉害的老农,他们插秧可以做到左右穿梭,循环递进,正如一首古诗中对插秧情境的记载的那样:

                              手把青秧插满田,

                              低头便见水中天。

                              心地清净方为道,

                              退步原来是向前。

没多长时间,田间的那一伙人,你来我往,争先恐后,抛掷不停手,左右无乱行,把那一大片田地给插得满满当当,那插秧的阵容与架势,还有那推进的速度,看得直让我羡煞。

我们家插秧的人数少,几人合力弯腰一上午,方才稀疏地插上几十个长行,很打击人,总也感觉这活干不完,没有个尽头。头顶与后背蓑衣上斜落下的雨滴,发出阵阵“滴滴、嗒嗒、滴嗒……”的声响,偶有顽皮的雨滴,溜入后颈衣领与和袖口各处,更添几分寒,恼人得很。已连续于田间地里弯腰多日的我们,总盼着早点收工,待真到了吃饭收工的时候,由于长时间插秧弓着身子,累得腰身都挺不直,只好一路佝着,慢慢踱回家。

虽说插秧辛苦异常,但也有些开心的事。

插秧时节,去往各处田间地头的路上,野生草莓一树比一树浓郁,颗粒饱满滚圆,缀于草莓树的细枝,鼓囊鼓囊,红红粉粉,恣意绽放,正是当旺的时候。每当我挑着秧苗来来去去,倘若被路边红艳的野草莓所诱惑勾引,不能自持时,便要放下担子,紧撸几把鲜草莓,入口顷刻间,一股酸甜的味道,从味蕾通全身,时至今日,忆起那野草莓的味道,我亦会习惯性地“吧嗒”几下嘴巴。

长时间浸泡于水田里,加上天公不作美,雨水多,天寒且湿,容易染上寒湿。我们老家有这风俗,为了抵御寒气与冷湿,母亲间隔几日,便要变着花样做些点心来犒赏我们。做得最多的点心便是荠菜甜糯米汤圆,新鲜野荠菜洗净,放入糯米粉,掺水搅匀,做出一个个白嫩中夹着浅绿,滚圆饱满的大汤圆。

弯腰累了好几日,吃着鲜美点心,先前的疲劳已被消除了大半,身子跟着暖和热起,感觉骨子里的寒气也慢慢少了几分。荠菜糯米汤圆,味道甜美,滑爽舒嫩。长大后才知,原来糯米有发热除湿的功效,吃荠菜甜糯米汤圆,可以很好祛除我们体内的寒湿。

风里吹来,雨里淋,斜风细雨不得归。好在插秧时节雨纷纷难熬的日子,也就半个月左右,家里大人与小孩,一起咬咬牙,憋憋气,坚持挺了过来,总算可以歇歇气,缓一缓,稍事整饬,休息些日子,恢复恢复身子。

斜风细雨中插秧的苦与乐,若不是拔过秧、插过秧的农人,难能对田间劳作辛苦滋味的感同体受,少有我们农人对食物来之不易的深刻体会,少有农人对田地耕种哲学的理解。

耕种需要心力,需要耐心,更需要时间来成全!田间地头持续的劳作,养成农人吃苦、勤劳、忍耐的韧性,种田来不得半点投机,全靠汗水浇灌,形成农民安静、平实,顺应自然时节,不偏不倚的中庸之道,所以他们才会有“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同”的恬淡心境。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13,254评论 6 492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90,875评论 3 387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58,682评论 0 348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6,896评论 1 285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6,015评论 6 385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0,152评论 1 291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9,208评论 3 412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7,962评论 0 268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4,388评论 1 304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6,700评论 2 327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8,867评论 1 341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4,551评论 4 335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40,186评论 3 317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0,901评论 0 21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2,142评论 1 267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6,689评论 2 362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3,757评论 2 3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