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许你有这种经历,当你跟别人打招呼时,那人只是冷冷地回应一下。这时,心里免不了会生出疑惑,首先想到的是——我哪里做的不对吗?然后,带着这个疑惑不自觉地去捕捉其他人的言行举止。这种反应在熟人社会里尤其明显,会格外在意他人的眼光和评价。
这是为什么呢?我问朋友。
我的想法是,这可以从生物进化角度解释,“格外在意他人眼光”正是人类进化的结果,有助于个体更大概率的生存下来。
为什么这么说?在远古时期,人类作为大自然的物种之一,与其它体形庞大的动物相比,并没有多少优势,个体的生存始终是个大问题。在这种情形下,能做的只有抱团取暖,个体的单打独斗注定很难存活。每个人就像一根小树枝,咔就折断了,但如果是一捆树枝,大力士怕也折不断。一只狼不可怕,但是几十只狼的团队合作就很恐怖了。
可见,那时的团队合作对咱们祖先来说十分重要,直接影响到个体是否能正常生存。这种情况下,个体是否被团体接受,意味着是否能被团体保护免于死亡。这样一想,就很容易理解为何个体会在意他人眼光,判断团体是否接受自己,就通过判断团体中的其他个体是否接受自己开始,他人的眼光是判断自己是否被团体接受的简便方式。
朋友认为,过分在意他人眼光是自己内心不足向外投射的行为,我听后表示赞成。
的确,当自我价值感不稳固时,会表现出不踏实、心虚,会格外在意他人的评价,并会因他人的评价影响自我评价。最常见的情形是,当他人认同夸奖时心里会美滋滋的,当他人否定批评时会失落难过。
正因为内心不足,不能始终如一地确信自我价值,于是在与他人互动过程中,很容易把这种不足投射出去,十分敏感而又不自知地去捕捉他人对自己的态度,进而去验证自己的判断——自己的确是个不受重视、不被尊重的人,而这又强化了内心不足,从而进入一个闭环。
如何跳脱出这个闭环?丰足内心是根本办法,但也不是一时半会就能完成的事,可能需要一生去修行。有个当前就可行的方法——从觉察开始,觉察到自己在刻意捕捉他人眼光,然后告诉自己,一来他人怎么看是他人的事,自己控制不了;二来这很大可能是自己内心不足投射出去的结果,把这种投射收回来即可。
时间长了、次数多了,这种因内心不足的刻意捕捉自然就会减少,这种习惯也会随之弱化,闭环也就跳脱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