怕什么真理无穷
进一寸有一寸的欢喜
——胡适
最近乱七八糟做了一些书摘,有些是看过,有些是断章取义。
这些句子深深浅浅于我而言是一种解药,一想到今日所面对的只不过是前人早就开悟的道理,心里就坦然很多。
读过很多要义,比如如何有效地阅读,如何更好地有意义的生活,如何算得上是真正的贫穷且听着风声,真正觉得对自己有用的倒是一列列书单,读不下去的就不要读了,不要为了读而读,不像看很多电影便可以自然而然形成的有效审美观,阅读这件事需要思考做药引,并且是反复的,稍不思进便会后退,像很多人讲的,读书和健身是成本最低的升值方式,但它有个大大的前提便是坚持。瀚瀚书海不为人知的辞句太多,但进一寸便有一寸的欢喜。
楼下一个男人病得要死,那间壁的一家唱着留声机,对面是弄孩子。墙上有两个人狂笑,还有打牌声。河中的船上有女人哭着她死去的母亲。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我只是觉得他们吵闹。
——鲁迅《而已集》
“人类的悲欢并不相通”。肤浅的安慰是没有用的,我们能做的最多的也是最难做好的,便是陪伴。
那一天我21岁,在我一生的黄金时代,我有好多奢望。我想爱,想吃,还想在一瞬间变成天上半明半暗的云。后来我才知道,生活就是个缓慢受锤的过程,人一天天老下去,奢望也一天天消失,最后变得像挨了锤的牛一样。
——王小波《黄金时代》
以前喜欢把这段话的前几句记在扉页上:“那一天我21岁,在我一生的黄金时代,我有好多奢望。我想爱,想吃,还想在一瞬间变成天上半明半暗的云”,总是在期待自己的二十一岁,它像轻飘飘、朦胧又甜蜜的棉花糖,它意味着成熟但尚能做梦,甚至是一场梦正酣畅的时刻,如今站在二十一岁的起点,生活反倒像按下了快进键,从小起就盼望的长大其实枯燥又无味,于是这段话的后半句就变成一眼忘不掉的道理。
我相信这不是我一个人的经历:傍晚时分,你坐在屋檐下,看着天慢慢地黑下去,心里寂寞而凄凉,感到自己的生命被剥夺了。当时我是个年轻人,但我害怕这样生活下去,衰老下去。在我看来,这是比死亡更可怕的事。
——王小波《沉默的大多数》
王小波对生命的感触一如他对爱情的热烈,一个看清生活痛苦本质却依然热爱它的人是伟大的,“这个世界是美好的,值得我们为之奋斗。我只同意后半句。”
一个人只有今生今世是不够的,他还应当有诗意的世界。
——王小波《青铜时代》
唯一能增加我们生命密度的事情,便是阅读,让我们思考,让我们想象,其实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远方的苟且,真正贫穷且听着风声的人心中那个诗意的世界从来就只在他自己心中,而不需要任何远方的寻找。今生今世远远不够,那些热烈又深沉的爱都是期盼来生的。
当你老了,回顾一生,就会发觉:什么时候出国读书,什么时候决定做第一份职业、何时选定了对象而恋爱、什么时候结婚,其实都是命运的巨变。只是当时站在三岔路口,眼见风云千樯,你作出选择的那一日,在日记上,相当沉闷和平凡,当时还以为是生命中普通的一天。
——陶杰 《杀鹌鹑的少女》
每一天都是生命中的普通一天,所以生命才变得如此不普通,每一次快乐与痛苦其实都有代价,得到了必定会失去。
我始终相信,一切高贵的情感都羞于表白,一切深刻的体验都拙于言辞。
——周国平 《安静的位置》
而这一切只在心里发生一场暗涌,这便是安静的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