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全国党员教育培训工作规划(2024—2028年)》,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党员教育培训是党的建设基础性经常性工作,对于提高党员队伍素质能力,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具有重要意义。广大党员必须深刻领会、认真贯彻,以高质量党员教育培训锻造更加坚强有力的新时代党员队伍。
坚持政治引领,筑牢思想根基。政治性是党员教育的本质属性。要持续实施党的创新理论教育培训计划,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党员培训的首课、主课、必修课。建立党员培训计划,督促党员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在深学细悟中坚定初心使命,站稳政治立场。通过实施理想信念强化和党性锤炼计划,将党的创新理论武装与理想信念教育、党性教育紧密结合。充分利用各地丰富的红色资源,如革命纪念馆、党史教育基地等现场教学点,开展沉浸式教学,让党员在重温革命历史、缅怀革命先烈中,深刻领悟党的初心使命,增强对“两个确立” 的政治认同、思想认同、理论认同、情感认同,切实做到 “两个维护”。同时,深化形势政策、知识技能教育,以 “党课开讲啦”“学习身边榜样” 等活动为抓手,邀请专家讲理论、书记讲政策、典型讲案例、榜样讲事迹、党员讲体会,全方位提升党员的政治素养和综合素质,引导党员坚定不移走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注重分类指导,提升培训实效。党员队伍庞大,涵盖不同领域、不同岗位,其需求呈现多样化特点。因此,党员教育必须坚持因地制宜、靶向施策、精准施教。针对不同领域、不同岗位党员的特点和需求,深入开展需求调研。分类制定培训计划,明确各领域党员教育培训的主要任务、重点内容、实施路径和责任主体,着力解决培训方法单一化、内容同质化的问题。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开设流动党员流动课堂、新兴领域党员“线上课堂” 等,满足不同党员群体的学习需求,形成 “普适性需求一体化配置、差异性需求定制化响应” 的分层分类、有效供给格局。
推动守正创新,丰富培训形式。随着时代的发展和党员队伍的变化,党员教育必须与时俱进、守正创新。在教学方法上,要打破传统的单向灌输式、说教式模式,加大案例式、互动式、模拟式、体验式等管用实用教学方法的应用力度。把培训课堂从室内搬到党建阵地、产业园区、田间地头等生产生活一线,让党员在亲身参与和直观感受中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激发干事创业的热情。在课程开发上,聚焦改革发展、新质生产力赋能、基层治理创新等现实需要,开发一系列贴合实际、实用性强的课程,如征地拆迁、矛盾纠纷处理、产业发展、城乡规划建设等“好课程”。同时,注重挖掘身边的先进典型,拍摄优质党课视频,设计优质情景党课,以榜样的力量激励党员,推动党员教育培训从单纯的资源供给向创造价值转变。此外,依托学习强国、干部网络学院等党员教育信息化平台,通过短视频教学等方式,让优质的教育资源、培训师资和优秀课程能够直达基层,实现党员教育培训的全覆盖、全天候、全时段。
党员教育培训工作任重而道远。只有找准着力点,坚持政治引领、分类指导、守正创新,不断增强党员教育培训工作的精准性、有效性,才能打造一支政治过硬、本领高强、堪当重任的新时代党员队伍,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