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维钢的《万万没想到》中有一篇文章“别想说服我”,提到一个人们认知中普遍存在的“确认偏误”现象——很多时候我们是先有观点与相信,然后才去主动寻找能够佐证我们观念与相信的信息,或者在众多信息中选择性接收符合我们这种认知的信息,如此循环往复不断得到加强。
这特别像我们在自己的大脑中每天“疑人偷斧”,想想就知道这样该有多么可怕,难道我们从工作到生活到人际关系中的不顺,大多数原因是不是跟这个有关系呢?
“确认偏误”是一种“律师思维”(同样也说明律师并不是一个讲究绝对客观的职业),先做出结论,然后竭力寻找证据。“确认偏误”有时候是因为明显的利益和立场问题,但更多时候是在无意识中发生的,这也说明为什么人们自我改变不容易。
这也像我们中国人经常说的“信则有不信则无”,因为信了某样东西,你就会主观地寻找证据,哪怕是捕风捉影;如果不信,根本就不会有这种关注点。这也是为什么信仰宗教的人和不信仰宗教的人谁也说服不了谁,还好信和不信都不是坏事。
但很多商业广告和新闻信息非常善于利用人们这种弱点,引诱我们本不该消费的金钱、精力和时间。每个节日促销、大数据下的信息推送,都是一次“批量收割”,貌似头条号这样的地方像是专为“确认偏误”而生的?
还有很多“确认偏误”则会对我们的生存、生活、工作产生极大地影响。比如一个销售人员如果一开始就认为了一个客户“难搞”,十有八九就真的难搞;如果下属对领导有不好的看法,那么这个看法多半会不断得到加强;如果妻子怀疑丈夫不忠,甚至最终她会“制造”出不忠来……
与“确认偏误”相对应的则是“科学精神”,也就是“事实就是”,凡事看证据,有了证据随时可以修改自己已有的观点,过往不恋。但实际上伴随我们原有观点的,往往不只是头脑中的意念本身,或许我们已经为此付出了太多的行为、感情,已经有了某些现有“结果”,如果都把这些给否认掉,我们如何自处,情何以堪?
所以,改变自己的某些观念,同样有经济学上的“沉没成本”效应,即人们对于投入过金钱、精力、情感的东西一旦停止投入,前面的投入就成为了“沉没成本”;而心理学上人又有“损失厌恶”,即相对于得到一个新的东西,人们更加在意已有的东西不遭受损失。
如此说来,大多数的人始终处于“牢笼”之中活不好也就不足为奇了,我们的人性都是自带枷锁啊!而唯一可以依仗的还是“科学精神”,现代社会纷繁复杂,修炼科学素养对每个普通人来说也关系重大。而且相对于需要知识和思维,更需要勇气和诚实。
看到文章中的研究之后,我联想自己曾经有过哪些“确认偏误”呢?又对我造成过什么影响呢?想起来也够让我捶足顿胸的了。
我第一个想到的就是深深困住我多年的“自卑感”。一开始是因为来自家庭教育上的缺失,让我很小就觉得自己“不行”,所以在早些年的时候对于很多事情都不敢尝试,或者尝试不久发现没有达到预期效果就停止了,这些都加强了我自己认为自己在很多方面都不行,形成了恶性循环,让自己的人生少了很多可能性,一度职业发展受阻。
而相反,当我认识到是我自己困住了自己手脚的时候,我就会在很多地方让自己去尝试,即便一开始没有效果也给予自己耐心和鼓励,打破负面循环,慢慢开辟出了新的空间,看到更多的可能性,得到的正面反馈也越来越多。
“确认偏误”对我们每个人自身来说不是个好东西,但它却又可以成为我们可以利用的工具。就像开头所说的,在广告和销售中一直有所应用,比如让老人们相信保健品有效,这听起来像是利用人性的弱点赚取商业利益。如果你想搞定你的客户、你的女朋友,用用这些倒也无妨。
不过,说到底,这也是一种“愿打愿挨”的事情,能被“确认偏误”的都是自己从未打算走出“确认偏误”的人。只要愿意,让什么样的认知模式存在于我们的大脑中,我们还是有选择自由的,不是吗?
科学认知被唤醒,说不定就在你决定是否拿起一本好书的一念之间,这也是你可以决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