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见时难别亦难”这句话理解了好久,就一直理解不透,总自作聪明以为是先人作秀。那知,随着年龄的渐长,别亦难的感觉还真的特浓。
女儿上大学的第一个寒假很快结束,准备回校上学。回校前晚上,我好想弄顿好的给女儿吃,可女儿说不出去吃,还是要我在家做点吃的。特意提前下班,买了点她爱吃的卤菜,买了一把青菜煮面条,家里还剩两土豆,就这么简单的给女儿做顿“好吃的”。回到家,洗着菜不知为什么,心里阵阵酸酸的感觉。好不容易女儿放假,能和女儿呆在一起,而天天在一起又感觉不到什么,一下子要上学,离开自己,觉得很伤感似的。女儿从上幼儿园开始,一直到高中毕业,我基本上是每天接送,从抱着到牵着,或者她坐在车子后面,再到后来,个高了,她拉着我臂膀,一起走路,那种感觉是最幸福的感觉。自打女儿上大学后,不能再和女儿成天在一起,感觉少了许多乐趣,于是就天天盼,盼着她早点放假。
等待,有时很磨人。但等待有时也很期盼,和很多东西一样,总会让人有寄托。不经事的年纪,对这种等待会不经意。上初中那会,离家有10多里路,应该算是第一次离家,睡的床、用的小箱子都得自带,大人把我送到那是千叮咛万嘱咐,生怕照顾不了自己。到了周末,母亲早就在家门外的圩堤上等我,接下我的书包,问长问短,其实什么也没听到,早已饿了的肚子,心里想的是家中锅里热着的饭菜。周末的饭菜都是特意给我做的,可香了。第二天又得回校,说实在的,真不想走,妈妈除了准备我一周的米、咸菜,还把我脑子里装了一周的交待。
等待,也很甜美。漫长的分别,漫长的等待,相互间就有了很多的思念,那种迫不急待的感觉,会让人越来越想到在一起的快乐。当兵后,回家的次数就越来越少,离家越来越远,思念父母、思念家乡就越来越浓,每次回家,父母总是最早在外迎接,尽量到最快能接到我、看到我的地去迎我,我经常说他们何必呢,多累呀。到现在才猛然觉得,那是他们思儿太切、分别太久的缘由。为人父亲后,更觉得,迎接相聚,就怕分别,似乎相聚来得容易,分别就那么扯人心肠。
现在想来,无论是影片中,还是现实中,分别其实真的好难好难。随着年岁增长,不管是长时间的分别还是短暂的分别,都那么的不舍,更多的是怕失去了下一次的相聚或是重逢。人生总有太多的不经意,许多世事也难料定,自然给分别增添了更多的神秘。
多少次战友分别,让我懂得生死交往的重要;同学分别,还带着抹不去的童稚和那份天真;朋友分别,道一声珍重;亲人分别,总把期盼化作思念的泪滴,走得再远,仍然看到那挥之不去的手在风中摇摆……人世间太多的分别,终归是情难断。
相聚再长,总觉得很短。分别虽短,总觉得特别的长,走着的路,总也迈不出那一步,又好想留住。可人生随时都得分别,为了梦想,为了生活,为了各自的理想,也为了心中的那份执着。分别就分别,惟有存有那份期盼的心,就算再远,心是通的,距离自然不远。
我珍惜分别,担心分别,但人生还不得不面对每次的分别。没有纠结,只有善待。
HM9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