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篇小说《曙光创业队》的地域特色凸显其在知青文学领域的地位

《曙光创业队》以其独特的地域特色,在知青文学领域占据着不可忽视的重要地位。它生动地展现了抚远县的风土人情,为读者呈现了一个真实而鲜活的知青生活场景,成为了解特定历史时期知青文化与地域文化相互交融的重要窗口。

一、独特的地理位置与自然景观

故事发生地抚远县位于中国最东边,紧挨着黑龙江,对岸就是苏联。这一特殊的地理位置,赋予了作品浓厚的边境色彩。黑龙江作为界江,水色深褐,与松花江灰白的水色形成鲜明对照,其江面宽阔,水量丰沛,浩浩荡荡地流向远方,构成了一幅雄浑壮阔的自然画卷。书中对苏联一侧的描写,如荒凉沉寂的景象、偶尔出现的苏联船只和小镇,增添了神秘的异国风情。而县城内的抚远山,像一座天然屏障,其山脊为南北走向,一直延伸到黑龙江边戛然而止,临江形成裸露岩石的断壁,独特的地理风貌令人印象深刻。山上绿树葱茏,山顶矗立着 “苏联海军英雄纪念碑”,与对岸苏联的瞭望塔隔江相望,见证着边境的历史与现实 。

二、丰富的动植物资源

抚远县拥有丰富的动植物资源,这在书中也有诸多体现。森林里有杨树、桦树、柞树等多种树木,还有各种野生动物,如狼、野猪、黑瞎子(黑熊)、野鸡、野鸭等时常出没。知青们在伐木时,能听到树林里动物奔跑的声音,还曾遇到过野猪,安兴胜就被野猪咬伤,这些情节不仅展现了当地自然生态的原始与丰富,也增加了故事的惊险性和趣味性。水中的鱼类资源同样丰富,文中提到河里的鱼很多,甚至有 “锅里的水烧开了,到外面的水泡里现捞都赶趟” 的说法,虽然有些夸张,但也反映出当地渔业资源的富足。此外,还有像猴头这样珍贵的野生菌类,安兴胜曾采摘到猴头,让大家见识到了这片土地的独特物产 。

三、鲜明的地域文化

书中的地域文化特色鲜明,从生活习俗到语言表达,都充满了浓郁的地方气息。当地的房屋建筑多为草泥房,这种就地取材、建造简单的房屋,既坚固耐用又防潮保温,体现了当地人的智慧。饮食方面,文中多次提到的发糕、大碴子、萝卜土豆汤等,是知青们日常的主食,展现了当地的饮食特色。语言上,大量运用东北方言,如 “唠嗑”“瞎掰”“大碴子”“虎超超” 等,使人物对话生动形象,富有生活气息,让读者能真切感受到东北地域文化的独特魅力。 这种地域文化的融入,不仅丰富了作品的内容,更使读者深入了解到当时知青们的生活环境和文化氛围。

四、在知青文学领域的重要地位

《曙光创业队》凭借其独特的地域特色,在知青文学领域独树一帜。它不同于其他知青文学作品,不仅仅关注知青们的劳动和情感生活,还将地域特色作为重要的叙事元素,深入挖掘和展现当地的自然、人文景观,为读者呈现了一个全方位、多层次的知青世界。通过对抚远县的描写,作品让读者感受到了那个特殊时代边疆地区的独特魅力,以及知青们在这片土地上的奋斗与成长。这种对地域特色的细致描绘,丰富了知青文学的内涵,为研究知青历史和文化提供了珍贵的文学资料,使它成为知青文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作品,在该领域占据着重要的一席之地 。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