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逻辑思考并不难
最重要的是要有勇气追寻自己的内心和直觉
按史蒂夫乔布斯的话来说,“灵光一闪”和直觉在商业社会中不应该被抛弃,恰恰相反,他们是工作中十分重要的角色。不过我们不能只将“灵光一闪”和直觉直接表达出来,而是要“深入”探究一下,才是关键所在。
逻辑思考究竟有什么用
逻辑思考就是为了将人们变成自己的伙伴,为了得到很多赞同而进行的重要思考技术。说的再夸张一些,擅长“逻辑思考”的人能够把自己想法简洁的传递给别人,会成为擅长沟通的人;本书不是以学会逻辑思考为目的,而是要学习如何在商界乃至整个人生中都将“自己认为好的,正确的事物”传递给对方,让对方觉得“这个很不错哟”,这才是目的。不需要死记硬背逻辑思考的一个个方法,而是要重视“实践应用”,说的极端一点,即使完全不记得方法论的名字及思考框架的种类,只要在各种情况下都自然的运用逻辑思考,就会为人生带来更多的可能。
1.3逻辑思考和天生的好头脑没有关系
一个人对对方的话产生同感,感到有魅力,并不只是因为它“逻辑上正确”,实际在麦肯锡中,工作不能只用知识来表达,而是要用“这个难道不是这样吗”,这种有独立创造性的性感,进行让人恍然大悟的分析。怎样对创造性的想法进行逻辑性展开,这与通过学习掌握的知识不同,更需要注重创造性。运用逻辑思考为创造性思维提供助力,这就是麦肯锡的思考方法。逻辑思考是可以通过后天学习来掌握的。
1.4越会工作的人,越重视对人的逻辑思考
通过逻辑思考深化自己的思维:
Step1 自己认真确认前提吗(是真的吗)
Step2 深入调查证据(。。。。。。所以会这样)
Step3 持有属于自己的意见(这个不错哟)
无论是谁,都可以用逻辑思考这一引擎
让逻辑思考作为思考的共同语言是很有必要的
1.5目标不是我的价值,而是我们的价值
批判性思考,逻辑性展开
1.6真正的逻辑思考,会改变大家的行动
1.7商界的逻辑思考,很有必要
对用户如果不用“逻辑思考”,只是单方面灌输“这是个好东西”的话,很容易就被误认为“这个很不错啊,但是我要的不是这个”,也就等同于失败。重要的不是掌握多少数据和方法,而是要有创造性的,逻辑性的找到“现在眼前真正发生的问题是什么”。
全盘观察现在眼前发生的问题
锁定现状中真正的问题
找出证据,证明锁定的问题是“真正的问题”
设立解决问题的计划
开始实际解决问题的行动
为了让这一系列过程顺利完成,必不可少的引擎就是逻辑思考
1.8 真正的“决断”魔力是很恐怖的
人们的想当然和片面思考,会带来不良的后果。无论什么时候,眼前发生的都不一定是全部的真想,北邮一定有其背景,留心这方面也能够培养“逻辑思考”
1.9世上所有的事都可以用逻辑切入
逻辑思考的基本步骤——批判性思考(通过深刻洞察得出自己的想法),逻辑性展开(用简单易懂的方式表达)
第二章 批判性思考
从想当然中脱离
想的浅的人,总是会觉得“这种事见怪不怪”,“以前一直是这样的”,从而不进行任何思考,很容易就因为“大家都这么说”或“八成的人都赞成”,就随波逐流了。只要想的浅,就只会“被人推着走”,而不会推动别人。如果想让事业或者人生向“自己期望的方向”发展,而且这个方向还要尽量获得更多人的赞同的话,就必须要从思考的深度,即“批判性思考(深刻的洞察)开始进行”。说的严苛一点,我们其实是倾向于往轻松方向发展的。“批判性思维”字面意思就是“怀疑”,“批判”,要让自己进行较为艰难的思考,因此对个人意志还是有一些要求
Step1 自己确认前提(是真的吗),逻辑思考中进场用到的词语是所以呢so what
不要把关联关系和因果关系混为一谈
确认前提的时候容易出现的问题是,把原本没有太大关系的事物联系在一起;很多情况下,前提和结果之间并没有特别大的关联
每天吃香蕉对身体好吗
从理论上来说,吃香蕉对开始一天的活动是有益,而且有持久性。那么“每天早上吃一根香蕉会让人健康”看起来是正确的,但是批判性思考,就不能断定“每天早上吃一根香蕉会让人更健康”,原因略;在还有很多其他因素的情况下,偶尔有一个因素比较明显,就容易被认为跟结果有关系,这一点要注意。如果把因果关系和关联关系弄混,从而得出“为了健康,吃香蕉是必要的”这个结论,是非常偏离“批判性思考”的表现
看事情不要流于表面
比如有些上司会对以下情况进行指导:犯错,是因为之前确认的不够吧,今后一定要确认好。但在今后其他情况下,可能还会犯同样的错误,这是其逻辑:确认不足导致出错——彻底确认后错误会消失(想当然的逻辑思考) 但真正的逻辑思考应该是怎:确认不足导致出错——改变模式,做到不需要确认也可以解决问题;原本工作的目的就不是“不犯错“,而是”得出好结果“。但是为了”消灭错误“而把时间和精力花费在上面,而不再创造良好的工作成果上,相当于本末倒置。所谓批判性思考,是在想当然的答案和思维方式的基础上,再进一步深挖掘的意思
批判性思考的3个基本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