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家长都会忍不住因为孩子的屡次犯错和失败而产生担心和焦虑,怕孩子再失败,于是就告诫孩子:你要做好,你能做好的,你要努力知道吗。内心却带着不许再失败的情绪和口吻对孩子一遍又一遍的重复着。给孩子的心灵加上了千斤重担。如果孩子一直有这样的心里包袱,很难从失败的阴影走出来。
女儿有一次语文成绩考了90分,我看到她的成绩下降,有点着急,就埋怨她说,总喜欢和小猫玩,分心了,所以上课不好好听讲了。女儿说,全班也没有几个考好的,都怪考试太难,不怪我。爸爸跑过来看看女儿的卷子说,我发现你写字有进步了呢,作文居然是满分,太厉害了。女儿一脸得意的说,老师也表扬我了,说写字写得好,可以开始练钢笔字了。爸爸说,真的吗?那爸爸要给你买一支你最喜欢的钢笔,周末陪你去选。女儿高兴极了。后来除了买钢笔,还买来了字帖,现在女儿每天都要求在字帖上练字。
我发现,孩子其实也有自尊心,嘲讽和奚落只能让孩子和父母产生隔阂。从那天起,我开始学着去尊重孩子成长中的失败,调整自己对待孩子失败时的态度,我发现女儿在改进错误的时候变得比以前更加积极了。
孩子的成长需要一个缓慢的过程,而这个过程避免不了失败和挫折,对于涉世未深的孩子来说,失败是成长的养分,要引导孩子在失败和挫折中调整自己,去积极改正。没有挫折和失败就没有成长,因此家长要善待并尊重孩子的失败,给孩子鼓励,而不是嘲笑和讥讽,让孩子在失败中吸取教训,孩子才能成长得更快更顺利。
或许有些父母太渴望孩子成功了,因此才会不厌其烦地嘱咐孩子,只许成功,不许失败。这种心情虽然可以理解,但却忽视了失败也是孩子成长的一部分。亨利.福特说过:失败是走向更成功的机遇。孩子偶尔需要失败来积累生活的阅历和经验,磨炼意志力,慢慢成长。
家长要引导孩子正确面对失败和挫折:
首先,尊重孩子的独立人格。即使失败,不要骂他们,说一些“怎么这么笨”“太让我失望了”等一些有损孩子自尊的话语去伤害孩子自尊心。有教育学家说过,在影响孩子内心世界时,不应挫伤他们心灵中最敏感的角落,就是自尊心。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立的人格,孩子更是。家长尊重孩子,最重要的就是尊重他们的独立人格。在孩子面临失败时,他已经很沮丧了,家长千万不要用言语再去伤害他们的自尊了。
其次,孩子即使做错了,也不要当众批评和惩罚他,尤其是父母教训孩子的时候,会习惯居高临下的姿态对孩子进行批评,这是对孩子的不尊重,容易导致孩子的自卑心理的产生,对孩子的身心健康极其不利。
还有就是,身处不同时期的孩子有不同年龄特点和心里特征,父母要在不同阶段用不同的教育方式去对待他们。不要过高的要求孩子,令他们难以完成家长交代的事情,这样会给孩子挫败感,很难体会成功的喜悦。
孩子是在错误和失败中慢慢长大的,父母不要害怕孩子犯错和失败,只有在失败的历练下,孩子才能长大成人,孩子的成长过程对于父母也是全新的成长过程,我们要尊重孩子成长的一切,和孩子一起去学习,去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