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在我们的传统文化中,是怎样的存在呢。
翻开历史,天生刘伶,以酒为名;仰望文学巅峰桂冠上的明珠,《将进酒》熠熠生辉,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与尔同消万古愁;翻开武侠世界的传奇话本,大口吃肉,大碗喝酒,英雄的豪气印刻在你我的心中。
拨开这第一层面纱,美人依稀露出她的绝世荣光,风姿绰约,倾国倾城。
我们的民族,从来不拒绝酒。遥想当年,酒桌文化盛行,由此产生的慢性酒精肝、急性消化道出血患者不知凡几,我们依旧信奉“小酒怡情,大酒伤身”,维护着酒在我们生活中的不可或缺的地位。
作为一个对酒完全无感的普通女子,我的心中,却充满着对酒的无限想象。黄酒中有蟹,淡黄的酒汤与金黄的蟹膏,仿佛是天然的同盟,温酒品蟹,赏菊谈诗,在某个秋高气爽的庭院中,我们的先祖就这样舒适的品味着人生;红酒中有浪漫,国外的酒,对我来说太过复杂,充满着各种酒与菜色的搭配,有如同香水一般的前调后味,但橡木桶中盛放的时光与晕红,总让人心中充满烂漫的情思。白酒中有时间,每每听及女儿红、状元红,出生的那年就埋在院中树下的美酒,只待披上嫁衣,便有陈年美酒,沉淀着时光的芬芳,浸润着美好的祝福,一切含蓄的情义,尽在酒中。
美人如花隔云端,真的走进她,却发现难以一醉,对酒精的喜爱暂且抛之不谈,放心的醉与由衷欢喜的醉在成年人的世界却是千难万难了,沉浮世事,我们或保留或遗憾,再难放肆的醉,再难舒心的醉,觥筹交错之间,有多少,是酒热时的热闹,有多少,是酒醒后的冷清,真是再难言述。
笔至此处,微醺的醉意,已渐渐离我而去,有这么一刻,羡慕起捞月而去的李白,执着天真与天才走向终点,但求一醉,唯我心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