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新课标是我这个暑期阅读专业书籍任务中的重中之重,为了对新课标有更深层次的了解、领悟,除了阅读纸质版的新课标,还需要去听线上各个专家从不同方面对于新课标的解读。通过别人的解读,再结合自己的阅读理解,收获也许会更大一些。
今天,听的是南京市鼓楼区小学语文教研员史春妍老师的《“语言文字积累与梳理”任务群解读及教学实操》专题讲座,以下是本场讲座的主要笔记:
任务群解读——
一、“语言文字积累与梳理”任务群设计的意图和价值定位
(一)它凸显了语文课程的性质
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版)
(二)夯实语文学习的根基
重视积累,善于梳理,灵活运用。
(三)指向核心素养的提升。
基于儿童,链接生活,面向未来。
学生在进行语言文字的积累与梳理、探究语言运用的规律的过程中,思维能力的发展、审美情趣的提升、文化理解能力的提高同步推进,有利于语文学科核心素养的整体发展。语言文字积累与梳理任务群在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发展占据重要的位置。
二、“语言文字积累与梳理”任务群的设计原则
1.科学性。强调教学设计的学理依据,强调汉语汉字自身的点与运用规律,而不是知识条目的死记硬背。
2.真实性。强调言语实践情境的真实性,教师通过设置真实活动情境,激发学生参与的兴趣,提高参与度。
3.实践性。学习任务群以语文践为主线,着眼于培养学生的技能、思想、情感、文化修养效应,而不是学科知识逐点剖析。
三、“语言文字积累与梳理”任务群在小学语文各学段学习内容解说
(一)第一学段(要点梳理)
1.认识有关人的身体与行为、天地四方、自然万物等方面的常用字;认识家庭生活、学校生活、社会生活中的常用字;学习书写笔画简单的字,初步体会汉字结构的主要特点。
2.先认先写基本字,学习部首检字法,尝试发现汉字的一些规律,初步学习分类整理课内外认识的字:在生活中主动识字,发展独立识字能力。
3.认读拼音字母,拼读音节,认识声调,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学习音宝检常交际情境中学习汉语拼音和普通话。
4.诵读、记录课内外学到的成语、谚语、格言警句、儿歌、短小的古诗等,感受优秀中华传统文化,养成自主积累的习惯。
(梳理):识字与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第一学段的教学重点,也是贯穿整个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内容。第一学段应注重幼小衔接,设计活动化、游戏化、生活化的语文实践活动。学生应认识常用汉字1600个左右,其中800个左右会写。在教学中,需要合理安排识字与写字的量,多认少写,重视学生的写字姿势,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书写技能,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应让儿童真正亲近汉字,触摸汉字背后的文化和内涵,培养儿童对汉字母语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儿童识字的能力。诵读经典语文材料,培养语感,激发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通过大量的语言文字积累与梳理,促进学生的思维能力、审美创造、文化自信,全面提升核心素养。
(二)第二学段
1.在真实的语言文字运用情境中独立识字与写字,初步梳理常用汉字形、音、义之间的联系。
2.关注校园内外汉字和标点符号的正确使用情况,整理自己的发现并和同学交流,互相正字正音.
3.诵读、积累成语典故、中华文化名言、短小的古诗词和新鲜词语、精彩句段等,丰富自己的语汇,分类整理、交流,初步认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在语言积累和运用过程中,体会同义词、反义用等词语的作用,发现、感受语言的表现力和创造力。
(梳理):第二学段在低年级的分类整理汉字的基础上,进一步链接生活,引导儿童尝试探究、发现、思考汉字的构字规律和使用情况,注重独立识字、写字能力的初步养成。大量积累汉字,认识常用汉字2500个左右,其中1600个左右会写。进一步提升积累语言材料的能力,在运用中初步感受简单语理,在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同时,学习感受蕴含的思想。
(三)第三学段
1.主动通过多种方式独立识字,按照汉字字形结构等规律梳理学过的汉字。丰富自己的词汇积累,注意词语的感情色彩。
2.开展校园内外讲普通话、写规范字、正确使用标点符号情况的调查,整理、分享自己的发现。
3.诵读优秀诗文,分主题梳理自己积累的成语典故、格言警句、对联等语言材料,并尝试运用到日常读写活动中,增强表达效果。
(梳理):第三学段要养成较强的独立识字的能力,主动运用多种方式独立识字,发现构字组词的特点同时,接受汉字智慧和文化的浸濡,形成良好的字感。在正确使用语言文字的基础上,进一步感知和发现语理,形成良好语感。初步学习学习跨媒介积累和梳理语言材料和语言经验,开展专题探究活动等,链接生活,学以致用。
实施建议与教学操练——
一、联系儿童生活,创设学习情境,激发识字兴趣
二、通融汉字思维,引导积累与梳理,传承中华文化
1.追根溯源,扎实学好部首。
2.“双线”识字,让儿童成为“小小汉字发现者”。
三、关注在积累基础上的理性梳理,一体化设计学习任务
(一)用任务群的思维重新审视教材课文——整合学习目标、规划学习内容、转换学习场景、自主学习过程、灵活学习评价
(二)自主开发学习任务群——创设任务情境,开展实践活动,完成系列任务。
研读新课标,我依然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