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盲点”,是一个生理名词,指的是眼球后部视网膜的一个凹点,由于无视觉细胞因此无感光能力。今天借用“盲点”这个词,说一下沟通中由于信息缺失和完全信息所导致的沟通障碍,在此我胡诌为“沟通盲点”。
曾经参加一个临时团队,大家分工协作,每天出一份总结报告。第一份报告,由于负责人对其中的一个条目有疑问,找团队核实,结果大家的回答存在矛盾,莫衷一是。通过复盘,发现根本原因出在沟通上:写报告时,由于交流中存在信息缺失,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解,最终导致了这不和谐的一幕。
交流的内容,有时是有限定条件的,比如范围、时间等,前提不同,结论就不同。在沟通过程中,如果没有提供详细信息,当事人很容易植入某种假设,并且认为这个假设是对的。如果当事人没有互相确认,或者虽然确认了, 但仍旧是在没有提供必要信息下的口头确认,那也不过是无效重复,最终,导致误差或者错误的发生。由此可知,即使是面对面的沟通,也会存在盲点。而要避免这种盲点,交流时就需要提供必要的信息。
或者,当事人的认知在同一个框架内,能够“心有灵犀一点通”。这也是有可能的。曾经听秋老师说过一个故事,讲的是两个科学家之间的辩论,言语简洁平静,共三个来回:
第一个回合:A说:“我是对的”,B说“我才是对的”
第二个回合:A说:“我是对的”,B说“我才是对的”
第三个回合:A说:“我是对的”,B说“好吧,你是对的。”
这在旁人看来,可能觉得非常奇怪,这说的都是啥啊?其实很简单,当A科学家说自己是正确的,B科学家居然敢说,我才是正确的。这个时候,已经有很多看不见的信息在交流。而这种无声的交流,是只有这两个科学家或者和他们同频的人才能领会到的。这里还原这段对话的原貌:
A:“我是对的,因为我掌握了某某文献、某某证据、某某理论,且做了某某实验”
B:“我才是对的,因为我的文献证据和理论,恰好能推翻你的一切,而且我正好做了某实验,完全可以证明你是错的。”
这才是在表面能听得到的语言背后真正的交流。所以,当到了第三个回合A还敢说自己是正确的,那代表他手里的证据真的是无比充足。
这有点像逻辑推理,但是这也说明了一点:对于认知同频的人,表面上看起来简洁的语言,实际上有旁人看不见的比特信息流在交换。一个成熟的团队,磨合已久,认知基本同频,可能可以达到这种默契。否则,沟通中就需要警惕信息缺失,因为言语的信息缺失,也是事实上的信息缺失。
前面说了信息缺失导致的沟通障碍,那么完全信息也会引起沟通障碍吗?答案是: “是”!举个例子,某天上班你迟到了,老板问你原因。你马上回答说: “今天早上出门穿错了鞋,坐错了车,路上扶老奶奶过马路又多花了点时间…”吧嗒吧嗒,结果你解释得越多,老板的脸色越难看。其实老板只是关注迟到这回事,并不在意原因。你呢,只要说声“对不起,以后注意”就可以了。结果你解释得越详细,越让人觉得在找借口,最终适得其反。所谓听话听音,回答问题时要先弄清楚对方的意思是什么,而不是一厢情愿的把所有相关的都掏出来。有时候,很多信息是对方不需要的,尤其在双方不对等的情况下,而这种不对等,可能是职能、地位、需求等。
以上是个人对引起沟通盲点的两个小小因素的一点探讨,针对其应对方法,总结如下:
1:沟通中要注意去假设。去除自我假设,同时给对方提供必要信息让对方“去假设”。
2:了解对方的真实意图,避免信息泛滥。
沟通是学问,让我们保持开放心态,认真的听、谦虚的问,慢慢的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