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你真的认识你自己吗?


关于我们的故事:

 “你是谁?从哪来?到哪去?”这个经典的保安三连问看似好笑,却很真实。

曾几何时,我们自己也都有过类似的困惑和疑虑:

—站在人生的交叉路口上,不知道自己真正想要什么,茫然若失

—对自己的能力和努力产生怀疑,不知当下的付出是否有价值

—面对未来即将做出的选择和决定,感到充满不确定性和恐惧

—……

但当我们试图去寻找现成的答案时,结果又不尽如人意:

—越来越多自媒体文章走在制造焦虑吸引流量修成网红的路上,而非解决实际问题

—一些心理或职业机构给出的建议,初看还挺专业,最后又是“618限时特惠199”(售课~还不忘蹭热点),瞬间感觉又“被套路”

—而自己头脑发热想去啃工具书,发现要么无从下手,要么容易打瞌睡,终于顿悟——“还是不动脑子的好啊~”

佛典有云:观自在。很多表象问题背后其实都是自我认知问题。

无论我们自己还是身边的小伙伴,都遇到过这个普遍性问题。但我们却找不到一个公共空间,能够系统跟专业地教会我们如何解决问题。

由于职业背景原因,我们是一群极致的方法论推崇者,相信多元学科思维的模型和工具拥有无穷力量。职业习惯驱使我们本能地去寻找解决方案,并且发现和验证一个人的认知确实可以进行系统提升。

商业自有商业的逻辑,本身都无关对错,但我们更愿意让位于兴趣和价值优先。因此,我们尝试搭建“认知领域Knowin”这个平台,希望输出一些经过验证的专业方法和工具,跟有兴趣的人一同探索自我认知和提升的相关问题,其实这也是对我们自身困惑的解答(当然没有商业压力,不想码字时还可以偷偷懒:)。

在此,也非常感谢身边小伙伴们的前期鼓励和建议(比如建议尽量把专业知识简化不显得那么难懂等)。

好了,话不多说,以下进入开篇正题。


不管意识到与否,我们每个人其实都走在一个简化版的“英雄之旅”中,从“接受召唤”到“面对挑战”再到“跨越鸿沟”,人生本质是一次次自我认知跟觉醒突破的试炼过程。

认知犹如我们的手中剑,人与人比拼的就是认知,包括认知模式、认知层次,以及对认知的认知——元认知。如何定义、认识、解析认知,并找到系统的方法跟路径提高认知水平,便是我们致力寻找并希望给出的那个答案。

一、大脑的基本运作

首先从生物学角度系统简洁地看待大脑的基本运作过程,如下图所示:

1. 运作回路

大脑的基本运作过程包括“接收—保持—分析—输出—实施”五个步骤:

一开始我们通过顶叶(运动)、枕叶(视力)、颢叶(语言)接收孤立的概念、观点、图像等信息,并通过海马体将其转化存储在大脑皮层的各个神经元孤岛中,再通过分析建立神经元之间的联系,构建无穷尽的皮层回路,继而完成在皮层前额、背外侧、前额叶及眶额的思考、判断、计划乃至情绪输出,并最终通过小脑、脑干下达指令给身体实施行动操作。

可能大多数人看到这里已一头雾水,其实我们完全不需要费力去理解这些专有名词,只需记住人脑跟电脑类似,就是这么简单的五个步骤跟机理就行。

2. 运作要素

这个简洁而高效的运作过程其实就包含 “记忆、联系、创造”三大要素,也是定义人之所以为人的基本因子:

——记忆代表一个人的时间线,是自我觉知的基础,又分“短时记忆”跟“长时记忆”。如果没有记忆,那昨天、今天跟明天从意识层面来说对你完全没区别,时间也就失去意义(好比黑洞里面没有时间概念是同样道理)。阿茨海默症患者则主要经历短时记忆(刚做的事)到长时记忆(很久以前的事)的衰退过程。短时记忆指停留在顶叶、枕叶、颢叶的碎片化信息,其需通过海马体转化存储到皮层回路,才能形成长时记忆。这也揭示“碎片化学习”的最大问题,且不说后续从“知识”到“技能”的转化,单纯在知识层面,也仅停留在短时记忆区间,很快就会被大脑清理遗忘。

——联系则展示了神经元的可塑性和无限可能性,其在大脑皮层构建了一张巨大的逻辑图谱,也被称为“认知矩阵”或“心理表征”。逻辑图谱是形成长时记忆的载体跟关键,我们看“最强大脑”或世界脑力锦标赛里面的记忆高手,其所使用的一种古老记忆方式“记忆宫殿”(后期进行专项介绍),本质便是一套独特高效的信息联系方法,类似计算机的二进制编码,并不玄乎。所以也有理论认为大脑的所有记忆都不会消失,我们失去的只是关于记忆的线索而非记忆本身,比如有时你尽力去想都想不起来的事情,可能只需特定的场景就能轻松唤起。

——创造并不是凭空产生或从零到一,而是建立在已有知识体系上的进化与拓展。每个人的逻辑图谱都有可能进入停滞状态(比如重复背单词到一定程度就会遇到瓶颈),此时就需要我们运用创造力量去进行探索跟扩展(比如跳出单一模式借鉴其它方式进行练习)。创造本身是对已有认知习惯的颠覆,确实非常困难,但只要方法对头,就可以进行专项训练跟培养。

3. 运作模式

最后再来看已为多数人熟知的大脑运作模式,即“左半脑+右半脑”理论:

我们的左半脑负责理性思维,如逻辑、词汇、数字、顺序、分析等;右半脑则主导感性思维,如情感、节奏、空间、想象、色彩、艺术等。两者分工明确,各司其职。

左右脑原理倒不新鲜,但我们更感兴趣的是生活中的实际应用场景,比如“当你爱上一个人时,用的是左脑还是右脑”,后续有机会我们也会考虑写篇专题分析文章来探讨。

二、认知的基本模式

大脑运作方式决定我们的认知模式,从不同层次系统地看待认知:

1. 广义定义

广义上看,认知应该包括“动机—性格—价值观—能力—习惯”五个部分,且层层递进。前三者“动机、性格、价值观”为隐性因子,即通常所说的冰山以下部分,其中动机是一切行为的出发点,决定“我想做什么”,性格和价值观则影响“我适合做什么”;后两者“能力、习惯”为显性因子,可以被学习塑造跟观察,并定义“我能做什么”。

2. 狭义定义

狭义上可以认为认知即主要指能力,但需强调能力应包括“知识”跟“技能”两个不可或缺的部分,且是递进转化关系。

——知识即对应前面所讲的大脑“接收—保持—分析”阶段,传统义务教育的缺点之一是采取死记硬背模式,结果只让知识停留在“接收—保持”阶段,连“分析”都没有,后果就是与碎片化学习一样,形成的只是短时记忆。

——技能则对应大脑“输出—实施”阶段,即使大脑通过“分析”已将知识变成长时记忆,但如果没有进一步通过实操将其应用到具体事务上,这些知识便创造不出任何价值。

只有通过实操,才可能在探索试错中实现创造,从而反哺知识体系,让其进化。高手更会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将技能演练为习惯(认知的广义定义最后模块),而习惯在积累到一定程度后则可能进化为所谓的“直觉”。

(此处已超2500~本来想每篇控制2500字内,第一次就违规:)还剩1000字,文末有惊喜)

三、元认知

高手的秘诀更在于通晓元认知,即对认知的认知。要了解元认知,还要再了解认知本身所固有的两个天生缺陷:“认知偏见”跟“思维惯性”

1. 认知偏见                                                  

认知偏见指我们大脑受左右两个不同系统的影响,特别是在决定右脑感性思维的杏仁核绑架下(大脑中分泌多巴胺决定情绪的组织单元),非常容易踏入的认知误区。比较典型的包括:

框定偏见:信息的不同呈现方式影响决策判断(比如618诱导你冲动购物);

确认偏见:先下结论再去找证据(比如先入为主,还死不悔改);

损失厌恶偏见:失败痛苦盖过胜利快乐(比如纠结人格,畏首畏尾);

赌徒谬误:将独立随机事件与概率混淆(比如认为连输那么多把,总该赢一把了吧~),等等。

2. 思维惯性

思维惯性则是指认知容易遵循经验法则而出现的盲点,比较典型的包括三种现象:

锚定思维:将思维固化在已有信息上,即使信息与判断无关(比如牛市时认为没赚到的钱就是自己亏的);

可得性思维:认为清楚记得的信息更可信也更可能发生(比如觉得算命说的都应验了);

典型性思维:受已建立的信息归类模型影响,将因果关系与随机波动混为一谈(比如将偶然巧合当规律,总喜欢瞎YY~)。

由于存在“认知偏见”跟“思维惯性”,人们的认知体系很容易受到限制并变得僵化。能够快速成长跟不断进化的人,便是拥有突出的元认知能力,即能够跳出“自我”看“自我”,定位瓶颈,并不断学习吸收别人更好的认知模式,从而调整优化自己的认知体系。

在如今极速变化、复杂跟不确定的大环境下,元认知变得及为重要。因为再没有哪种能力可以长期保值不被淘汰,自我革新与持续的深度学习已成为每个人一生的主题。

四、提高认知

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到,提高认知是漫长而痛苦的系统工程,确无捷径可走。下期将先介绍“深度阅读”“刻意练习”(注意:完全不同于“1万小时定律”,对其不敢苟同)两套基础工具,其分别与“知识”跟“技能”对应,至少是目前为止我们在本领域应用过的兼具系统性、针对性、实效性的最好工具。之后进入实战层面,针对构成整个认知体系的“思维”跟“技能”进行模块拆分,并就如何提高各模块能力分别进行专项介绍。

每个人其实都走在寻找自己的过程,“我想做什么”“我适合做什么”“我能做什么”,最终归结到“我应该做什么”,也许别的途径或方法无法帮你找到答案,但“认知”能够,欢迎一起踏上认知旅程!

The End~

P.S.:“多元学科思维模型”来源于查理·芒格,指借用并完美糅合来自各个学科的分析工具、方法和公式,包括历史学、心理学、生理学、数学、工程学、生物学、物理学、化学、统计学、经济学等,形成一种思维模型的复式框架(详见《穷查理宝典》)。

P.SS.:“英雄之旅模型”来源于约瑟夫·坎贝尔,指一套有组织、规范化、结构化的叙事方法指导性工具,该工具很大程度上影响了20世纪西方电影的发展(详见《英雄之旅》)。

P.SSS.:“1万小时定律”来源于格拉德威尔,指1万小时的锤炼是任何人从平凡变成世界级大师的必要条件,不管你做什么事情,只要坚持一万小时,基本上都可以成为该领域的专家(详见《异类》)。


认知领域Knowin

公众号ID:RenzhiKnowin

一群极致的知识极客,跟我们一起,探索发现更好的自己


▼ 彩蛋,一张图“了解认知”:

(开篇信息较大,最后一张图致谢看完,顺便总结记忆:)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03,547评论 6 477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85,399评论 2 381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50,428评论 0 337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4,599评论 1 274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3,612评论 5 365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8,577评论 1 281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7,941评论 3 395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6,603评论 0 258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0,852评论 1 297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5,605评论 2 321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7,693评论 1 329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3,375评论 4 318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38,955评论 3 307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29,936评论 0 19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1,172评论 1 259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3,970评论 2 349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2,414评论 2 3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