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到大,我们都非常的喜欢吃糖。小时候爱吃糖果,长大了爱吃甜的食物。殊不知,经常吃这些是不健康的。世界卫生组织(WHO)曾调查了23个国家人口的死亡原因,得出结论:嗜糖之害,甚于吸烟,长期食用含糖量高的食物会使人的寿命明显缩短,并且还提出了"戒糖"的口号。
经常吃糖其实并不止会缩短寿命,还会造成营养不足,特别是小孩。而且经常吃含糖的食物,还会造成肥胖,甚至加速衰老。有时候脸上容易长痘也有可能是因为吃太多含糖的食物了。
也正是因为经常吃这些容易影响身体健康,所以市面上也出现了不少的无糖食品。但是所谓的无糖食品到底有没有糖的?如何去挑选呢?这几个小妙招教给你!
1. 选择大厂家,大品牌。我们都知道,小作坊小厂家生产的食品很多是不安全的。而大品牌至少会注重知名度,在信誉上也会高一点。正是他们对信誉的重视,我们在选择上也会放心点 。
2. 学会查看配料表。我们经常在配料表中见到的“蔗糖、白砂糖、葡萄糖、食用糖、糖精、糊精、麦芽糖、淀粉糖浆、玉米糖浆”等,其实这些都不是 “甜味剂”而是“糖”。
3. 重视甜味剂的选择。糖友选择无糖食品时,可以优先选择含有低聚糖和糖醇的产品,尽量少选择含有“阿斯巴甜”、“甜蜜素”、“安塞蜜”等甜味剂的产品,这样也能减少糖分的摄入量。
如果你还没有看明白,就拿我这几天吃的巴里熊青稞芽胚来进行这三个步骤的鉴定吧,首先它产自于西藏的,在西藏也是一个知名品牌。其次它也是无糖的,在它的成分表上我们只看到一个贝塔-葡聚糖,而贝塔-葡聚糖是青稞本身含有的,而且青稞本身就具有低糖、低脂肪的特点,所以这个不含糖我们是可以放心的。还有甜味剂,这个里面根本就没有添加的,因为它有青稞的香气,所以也不需要加甜味。
虽然鉴定方法告诉你了,不过这几种食物还是要注意。很多人都喜欢喝可乐,而且现在又出现了无糖可乐,更是吸引了一大波的肥宅。不过瑞典的一项研究显示,无糖可乐和可乐“一样坏”,一天喝上两杯,患糖尿病风险至少会翻一番。还有风干食品,市面上的果脯干或蔬菜干都是非常受欢迎的。很多人以为风干之后,糖分就会减少,殊不知有的商家为了让这些干果或肉干口感软一点,都会加入大量的糖。这样一来,它们就成了货真价实的“高盐高糖”食品。
如今市面上号称无糖的食品有很多,但是到底含不含糖还是要靠我们自己辨认。现在,这几个方法你学会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