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有了他们的痴,才给我们留下了返璞归真的温润,删繁化简的率真。
--题记
痴是令人敬重的一种品格。什么是痴?是热爱是投入,是迷恋世癫狂,是深陷其中,不能自己是心神皆醉忘乎所以。这世上的痴,有许多种。花痴、情痴、书痴、戏痴、诗痴、棋痴、石痴……虽然痴的方向不同,但所有的痴,大抵都是对某事某物或某人极度的专注和迷恋,爱到不能爱,甚至愿意为这爱,舍弃一切,包括生命。
张国荣在《霸王别姬》中把一个戏痴程蝶衣演的出神入化。他沉醉在戏里不能自拔。分不清是现实还是演戏,他翘起兰花指,眼波流转,风情无限。他迷恋他的把王如痴如狂,他嫉妒段小楼的妻子菊仙,她为了唱戏戒掉鸦片,最后就连游行都像是要登台演戏一般。要仔仔细细的化妆,他的生命里只剩下系为了戏,痴狂到执拗,他说不成魔,不能活……他是一个简单纯粹的人,他不像段小楼那么容易屈从现实,接受现实,他坚守着自己的信念和真理,至死不悔。
《红楼梦》里也有吃人叫宝玉。你瞧,它自己被别人不小心烫了手。反而问那位烫了他的姑娘疼不疼?自己淋得落汤鸡一样,反而提醒别人会避雨。黛玉葬花,他也不知道是谁,就哭在山坡上……他吃他颠他风,却恰恰都是真性情的流露,而写出《红楼梦》的曹公自然也是鱼吃人。他穷困潦倒到举家食粥酒常赊,却依然以惊人的毅力,穷尽毕生精力将《红楼梦》批阅十载,增删五次,为后人留下一部无法超越的艺术瑰宝。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若没有曹公的这份痴狂,没有他如此浓墨重彩的一笔,我们的文学史该是怎样的单调苍白?
国学大师吴宓也是以吃人,他对《红楼梦》里的林黛玉一往情深,常自比怡红公子和紫娟儿,他所爱的女子找比做林妹妹。他曾发表过《论紫娟》一文,说:“欲知宓者,请请视紫娟。”因为紫鹃对黛玉忠诚不二,体贴入微。抗战期间,昆明有个湖南人开了家牛肉馆,馆子,取名“潇湘馆”,这可惹怒了吴宓,愤然找上门去,强烈要求老板将招牌取下。老板当然不愿意。虽然是卖牛肉的,可谁规定了不能取名潇湘馆。双方争执不下,吴宓怒之所至,将馆里的锅碗瓢盆一通猛砸……最终还是有人出面调解,将“潇湘馆”改为“潇湘”才算了事。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的人憔悴。世间痴情无数事,从来都惹有情人。为何?因为那份痴情是爱,是欣赏,是真情的流露。执着的爱让他们痴情,同样,唯有用爱用欣赏去理解,去感悟,你才会从痴情的表现中读出他们内心的真情。才会从平凡的生活中读出爱意,从而获得心灵的动物心智的提升。的生活中读出爱意,从而获得心灵的动物心智的提升。
痴是一种气概。他们痴的特立独行,痴的潇洒脱俗,疯的激情四射,狂的孤标傲世。他们怀着一颗原始纯真的初心与滚滚红尘之中,辟一方心灵的净土,把一片痴心倾情抛洒,行走在这跌宕沉浮的人世间,因为有了他们的痴,才给我们留下了返璞归真的温润,删繁化简的率真。
蒲松龄说过:“性痴,则其志凝,故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痴者非不聪慧,而是对某事或某人非常着迷,达到无以复加的程度。
愿世人多痴颠,少钻营,留率性,去虚伪,那样我们的生活空间会更简单一些,纯粹一些,也会离幸福更近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