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能够踏踏实实地坐下来考教师资格证的时候,已经过了可以考正式编制的年龄。
有趣之处在于,如果不参与学习,也许还不会认识到这一点。
所以我不仅思考这样一个问题:考教师资格证除了进学校当老师,还有其他好处吗?
首先我百度了一下,得到下列答案:
1、校外培训机构、民办学校等
2018年,教育部发出通知,要求所有在培训机构从事学科知识培训的教师必须具备相应的教师资格证,否则不得聘用。在校外培训机构或民办学校上班与在有编制的学校内教学相比,虽然没有编制,但是时间自由,而且最重要的是工资高,这对很多人来说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2、特岗教师
2006年,教育部每年公开招聘高校毕业生到西部地区等农村学校任教,服务期为3年,要求是师范类毕业生或持有教师资格证的非师范类毕业生,期间待遇与正式在编教师一样。而服务期满之后,如果考核合格,可以直接转为正式在编教师。
3、三支一扶中的支教
同样从2006年开始,我国每年都会选拔一些高校毕业生到农村基层进行支教,服务期为两年,其中绝大多数都要求学生有教师资格证。支教有什么好处吗?服务期内虽然没有编制,但是一切待遇与在编教师是一样的,而且服务期满之后可以享受很多优惠政策,甚至不少地区可以直接转为在编教师。
4、考公务员
有一些教育类的公务员岗位,会要求报考人员必须持有教师资格证,如果有这张证书,考生所要面对的竞争会小很多,成功的概率自然大增。
除了当老师之外,教师资格证还有这么多的用处,厉害了,所以千万不要小看了它。当然,还有许多其他的用处,比如景点门票打折等,非常实惠。
这么多好处让我坚定了学习备考的决心。而且在学习过程中,还意外收获了很多新的启发呢!简要概括来说,有以下三点:
一、 做事情的时机
刚刚写下2021年的FLAG,
1 .拆书稿变现
2. 获得北师大的认证书
3. 拿到教师资格证
4. 拿到造价师证
5. 完成数据分析课
6. 公众号,今日头条、简书等常规更新
写下这些目标后,有小伙伴问我:这样不累吗?
时间管理规划让我有了底气(可看上一篇文章:数据分析思维帮助我从现实到理想搭起了一座桥梁),加上对时机的理解,我得努力赶上这趟末班车。这样才能展开下个层次的报考学习,实现连环策略。
二、 尖刀思维
为什么考教师资格证这条路如此曲折呢?
一是小时候一位妈妈是老师的同学告诉我,当一个老师的小孩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情。
这让我在高考的时候放弃了当老师的选择。
可是当我在生活中遇到像黄老师、圆明师兄这样的好老师后,我重新点燃了想当老师的想法,而且要当一名不断鼓励孩子发挥潜能的好老师。
另外一点是,我从小是一个不偏科的孩子,语文、数学、外语旗鼓相当。不知道当哪方面的老师好。但是在备考教师资格证的过程中,我也解决了这个问题。
教育的目的就是要全面而有个性。全面是综合素养,个性是我们的特长。
在全面的基础上,一定有一样是我们愿意花更多时间、做得最好的学科,如果用视觉思维来表达,就是一把尖刀。
对我来说这个学科是语文。语文对我来说简单,而且因为对语言文字的理解,带动了我对其他学科学习的理解。甚至数学学科的学习也受到语文思维的影响。(多年后在不断学习加反思中,才找到数学学科学习的正确方法)。
而且,我不仅遇到了带我走上国学之路的好老师,喜爱国学,还遇上了国学发展的好时机。
这个能力对应的岗位不仅可以让我经济独立,还能让家庭教育、事业兼顾,是非常适合我的。
三、 提升精度,把控数量级。
很小的时候,一位同学就告诉我,我们越往上学习越精细。
我不太理解。
我知道自己是一个能够很快提炼理解的人,但是一直在精细度上很欠缺。
高提炼的理解会让我自以为,自己已经掌握了,就那样或者就那几样几个东西。其实在精度上远远不够。
只有熬过自以为是的初学期,往精细上去发展才可能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举个例子,我们国家的轴承跟德国相比,从外观形状上看,一模一样,但精度上大不一样。精度体现在,德国轴承可以连续转动的时长比我们国家的多出许多倍。
这就是精度带来的差别。
所有的考试都是需要一定的精度的。我们掌握的精度比考试要求得更高一级,就能顺利通过考试。
四、活到老学到老的乐趣
教师资格证的考试既要一定的广度,又要一定的深度。它让我进一步熟悉了我们国家的历史,又让我看到各种发展的机会和前景。
从广度来说,时间跨度大,空间跨度大、学科跨度大。
除了教育学的相关知识外,我重新了解了我们的农工商仕,教育、中医、绘画、音乐、建筑等等。对比我们国家的传统职业,近现代工业革命以来,涌现了很多新的职业,像律师、记者、互联网、电气、机械等等。
就寻找就业机会和方向来说,可以参考国外的学科设置。
学习是一个生产过程,它塑造不断进化的我们。正确评估今天的我是什么样子,学习后的我是什么样子尤为重要。
如果通过学习这条路径让我们更加接近自己想要成为的人,是一件快乐而有意义的事情。在学习这件事情上,永远有惊喜等待着我们。这才是活到老学到老的乐趣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