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时一位徽商,很有钱,喜欢上一个小户人家的媳妇,想和这位小娘子一夕欢好,于是给了她丈夫很多钱。
小娘子的丈夫贪图富商的钱,和自己媳妇商量:要不,你和哪位富商将就一夜?
媳妇自然不从,男人连吓唬再哄,总算搞定媳妇让她同意给自己戴帽子了。
傍晚男人在家里准备好酒菜,就躲出去了。
富商有事儿,来的稍微晚一点,推开门发现女人被杀了,脑袋没了,富商吓得夺门而逃。
男人算计着富商和自己媳妇该忙活完,于是溜溜达达的回家,推开门发现自己媳妇只剩下腔子了,他不干了,告到县里。
县老爷升堂,传来富商。
富商如实说:我喜欢那女人,花钱买她一晚这事儿有,但是我没杀人,如果她不从,我可以花钱砸或者慢慢哄啊,何必杀她呢?
县老爷一听有理。
这时候街上打更的一个老头来报告,说,有一个喜欢在夜里的高声念经的和尚,自从小娘子被杀那天起就再也没念过经。
老爷觉得可疑,派人去庙里问,说和尚早就不在庙里了。
徽商有钱,为了自己的清白,撒下人去相邻各个县寻找和尚。重赏之下必有勇夫,有人在临县找到和尚的踪迹。
这天傍晚和尚回逐出,要路过一片小树林,忽然觉得冷,身旁阴风阵阵,一个无头的女人晃晃悠悠的喊:和尚,还我头来。
和尚吓得不轻,说:你的头我扔到你第三户邻居家的货架上了。
然后小树林里忽然跳出数人,把和尚绳捆索绑押回县衙。县老爷升堂审问,原来当天半夜和尚在街上闲逛,看到一户人家门虚掩着,一推门开了,于是动了歪心想进去偷点钱。
刚推开门屋里一个小娘子的声音:冤家,你怎么才来啊,我准备了酒,等了你半宿你没来,害的我都困了。
和尚想,莫非自己桃花运来了。
于是摸着黑去抱哪位小娘子,小娘子说:我点着灯,咱俩喝点?
和尚含混说不用,慌手忙脚的摸到了小娘子的胳膊,小娘子一伸手摸到他的光头,知道不是富商,惊的大叫:你是谁?
和尚害怕,身上带着刀,一刀把小娘子杀了,头割下来,扔到街边货架上。
县老爷于是派人拘来邻居,邻居说确实发现有人头,自己很害怕,就把人头挂到自己仇家门口的树上了。
县老爷又拘来邻居的仇家,仇家说:我发现我家树上有人头,很害怕,怕惹麻烦,就把人头埋在我家菜地里了。
老爷让人去菜地挖掘,果然挖出来人头,有胡子。差人觉得不对,再挖又挖出一个女人头。
县老爷问那人有胡子的是谁,那人如实招了,这有胡子的是他的仇家,他杀了人后,把尸体丢弃的荒郊,把头埋在后园,好几年前的事了,他给忘了,发现树上女人的头,顺手也埋在菜地里,没想到和仇家埋在一块儿了。
后来二人皆抵死。
这是冯梦龙《增广智慧补》卷十上的一个故事,后来曾被清朝的小说《海公案》改编过,郭德纲更是把这个小故事改成了两个小时的评书,增加了很多好玩的笑料。
================================
文:薛白袍
欢迎关注,最近可能会更一些这种励志小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