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羊群效应有感:群众的眼睛不总是雪亮的

《十定律》之羊群效应  读后感
群众的眼睛不总是雪亮的

刘江波 2021年6月10日 北京朝阳区首创中传传媒中心

羊群效应科学实验示意图




我们先看两个例子,就明白什么是羊群效应:

法国科学家让亨利·法布尔曾经做过一个松毛虫实验。他把若干松毛虫放在一只花盆的边缘,使其首尾相接成一圈,在花盆的不远处,又撒了一些松毛虫喜欢吃的松叶,松毛虫开始一个跟一个绕着花盆一圈又一圈地走。这一走就是七天七夜,饥饿劳累的松毛虫尽数死去。而可悲的是,只要其中任何一只稍微改变路线就能吃到嘴边的松叶。

关于羊群的科学验证: 在一群羊的前面横放一根木棍儿,把羊群赶过来。只要第一只羊跳了过去,第二只,第三只也会跟着跳过去。这时人们把那根棍子撤走,后面的羊走到这里是竟然仍然像前面的羊一样,会不自觉的向上一跳。 尽管那跟拦路的棍子已经不存在了。

羊群效应”指个体的从众跟风行为,和一些企业市场行为中的盲目跟风现象。在生活中,在日常消费中,在职场中,在股市投资中,这种从众行为比比皆是。

羊群效应的出现一般在一个竞争非常激烈的行业上,而且这个行业上有一个领先者(领头羊)占据了主要的注意力,那么整个羊群就会不断摹仿这个领头羊的一举一动,领头羊到哪里去吃草,其它的羊也去哪里淘金。

羊群效应之集体闯红灯



为什么会有羊群效应?

人的羊群效应是出于归属感、安全感和信息成本的考虑,个体会追随大众,追随领导者。

羊群效应”告诉我们,许多时候,并不是谚语说的那样——“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在市场中的普通大众,往往容易丧失基本判断力。

当只有一个人时,你会很快做出判断,但当一群人时,你会依赖他人替自己的大脑做主。

羊群效应之买股票




具备以下三种品质,你才会走出羊群效应:

第一,目光长远,有战略格局和远大目标不能鼠目寸光只盯眼前。美国迪斯尼乐园创始人沃尔特·迪斯尼曾说过,“做人如果不持续成长,他就开始走向死亡”。当大家都贪于安逸的时候,你要心怀长远,不断地进取。

第二,独立思考,保持清醒头脑,用演绎法分析事物,而不是归纳法。

第二,培养自己的耐心,并把最基本的工作做好。爱因斯坦说,“耐心和恒心总会得到报酬的”。

羊群效应下,很难成为白羊群中 的黑羊



引申阅读推荐:《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是一本研究大众心理学的经典著作,作者是法国社会心理学家古斯塔夫·勒庞,首次出版于1895年。在书中,勒庞以法国大革命为背景,深刻阐述了群体以及群体心理的特征,指出了当个人是一个孤立的个体时,他有着自己鲜明的个性化特征,而当这个人融入了群体后,他的所有个性都会被这个群体所淹没,他的思想立刻就会被群体的思想所取代。而当一个群体存在时,他就有着情绪化、无异议、低智商等特征。

谢谢观看。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