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假三天,哪儿都没去,哪儿都不想去。
静静地站在楼上透过玻璃窗观池塘的鸭子嬉戏,看树枝在秋风中恣意摇晃,假日生活如此随意已是最好。
也许吧,也许不受任何约束的生活才是自在惬意的生活,就着秋日如水的阳光,看看以前看过的影视剧,所谓的温故知新也显得尤为必要。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的逐渐丰富,再回过头来看原来的剧情感受完全不同,对演员关注点也大有改变。你不再在乎演员的颜值,而是他们对作品的诠释。从台词、表情、动作、包括主题曲等等都会细细品味,你会发现很多经典之作永远无法超越的满足感,同时又伴有淡淡的失落。
最糟心的是每当你打开“今日头条”总会蹦出“霸道总裁与灰姑娘”如何如何短视频剧情,真是令人作呕的标题党。如此镜中花,水中月的剧情不知道吸引着多少花季少女。处于爱美、爱幻想、虚荣心作祟的年龄,何曾会去深思,所谓的灰姑娘也是受过良好的教育,有才情、善良、美好的女子。豪门深似海,没有一把金钥匙怎么可能去推开那扇门,又何曾能遇见生命中的那位王子?
似乎现如今整个社会的文化价值取向都与学校教育脱节。我们的影视、音乐作品包括一些综艺节目鲜有把青少年一代引向光明。再看看那些大型的歌唱比赛也好,选秀也罢,又有多少歌曲不是翻唱之作,有多少是真正能够成为经典之作的原创?再看看当下可供我们孩子唱的歌曲有多少,闲暇之余我百度了一下现当代儿童作词作曲家,悲催的是无所不知、强大广阔的度娘呈现出来的只是谷建芬奶奶、乔羽爷爷,等区区十来位年逾古稀的儿童作曲作词家。我曾经唱着他们的经典之作长大的,三十多年了,依然只有这些老一辈艺术家操心着少年儿童的精神成长。
整个社会价值取向都奔腾着冲向成功。太多太多的孩子已经失去了最为宝贵的童真、浪漫、单纯、稚气,但凡有机会上台的孩子,哪个不是油头粉面、腮红血唇,一开口语不惊人死不休。突然想到创造“拔苗助长”的故事之人早就预见了今日之中国的育人之道吧。这是整个社会的悲哀。
假日在家,翻翻闲书,有江一燕的,也有冯唐的。这两个人的书都是第一次读,他俩的书没有复杂、纠缠不清的叙事,更没有夹杂太多的个人情绪,都是散漫、恬淡的感觉。怎么活,就怎么写,也许他们的知识结构与视野决定了他们的生活层次与心态。不会太用力地活,太卖力地干,活得漫不经心,随心率性。这是很多人所憧憬的一种生活状态,但又令我们遥不可及。
深受羁绊,无力挣脱,秋夜雨寒长叹一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