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城》的语言是沈从文盛年的语言,最好的语言。既不似初期那样的放笔横扫,不加节制;也不似后期那样过事雕琢,流于晦涩。这时期的语言,每一句都“鼓立”饱满,充满水分,酸甜合度,像一篮新摘的烟台玛瑙樱桃。” ——汪曾祺
在川湘交界的茶峒附近,小溪白塔旁边,住着主人公翠翠和她爷爷老船夫。茶峒城里有个船总叫顺顺,他有两个儿子,老大叫天保,老二叫傩送。这便是小说中对于主要人物关系的介绍与说明。翠翠的一生中遇到了形形色色的人或事,而我在这些人和事中体会到处世之“道”。
翠翠是作者塑造的一个理想的艺术形象,在作者的手中,翠翠是一个被爱与美包围的天真善良、温柔清纯的女孩,这些都通过她曲折的爱情故事逐步表现出来。翠翠在端午节龙舟赛认识了傩送并对他有了好感,两年后再遇傩送更加确定了自己对他的爱慕之情,这些都是一个单纯的小女孩在遇到属于自己的爱情时有的可爱表现,并且翠翠在确定自己心意后明确向爷爷表示自己对傩送的哥哥毫无男女之情,表现了翠翠对自己这份感情的忠贞不渝和坚定,然而尽管翠翠天真善良还是经历了许多磨难,她与傩送的爱情十分曲折,最后傩送远走他乡,而最爱她的爷爷也离开人世,不能再宠着翠翠,在这之后,曾经天真无邪、善良纯真的小女孩也“长大成人”,在爷爷的位置上守着等待傩送归来。在翠翠身上,我看到了一个女孩到大人的蜕变,看到了一个女孩对爱情的坚守和忠诚,也看到了一个女孩对家人的爱护。
小说中翠翠的爷爷也令我影响深刻,翠翠的爷爷虽然是一个底层普普通通的船夫,但是没有对这个世界以德报怨,他为翠翠的爱情给予帮助,体谅翠翠的心思,在翠翠忧伤时给她讲笑话、唱歌,开解翠翠;在生活上,对翠翠的无比关怀,不让翠翠坐热石头,生怕翠翠生病。翠翠爷爷为翠翠的美丽感到自信和骄傲,为了翠翠的终身幸福,不计地位的低贱,内心凄苦忧虑,充满了责任感。这样的一个心怀道德,展现了中华传统美德的老人形象就生动地展现在我面前。
这部小说寄托着沈从文“美”与“爱”的美学理想,是其作品中最能展现人性美的一部作品,小说中还极力体现了优秀的中华传统美德,在那个动荡不安的年代,沈从文将自己在湘西的所感所闻通过文学作品理想化地展现出来,《边城》中的湘西自然风光秀丽、民风纯朴,人们不讲等级,不谈功利,人与人之间真诚相待,相互友爱。外公对孙女的爱、翠翠对傩送纯真的爱、天保兄弟对翠翠真挚的爱以及兄弟间诚挚的手足之爱,这些都代表着未受污染的农业文明的传统美德。沈从文推崇小说中湘西人理想化的生活方式,也想以此重建民族的品德和人格。读完小说,我也会重新审视自身是否有不符合传统美德的地方,希望有一天也能像小说中的湘西人那般自在地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