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岁老爸泪眼下的嘲笑
大年三十的一大早,我还没有从温暖舒适的被窝里醒来,老爸已经带着哥哥、侄子上坟(祭祖-农村称之为上坟)回来了。上坟并不是一件悲伤的事,它意味请祖上回家过新年,同时给祖上送去吃穿用度。坟一般都在地里,或者山脚下,不同族姓,有不同位置的坟地。
每年,老妈都会早早的备下要祭拜的用品:火纸(一种很粗糙、蜡黄的纸,表示阴间的钱)、蜡烛、阴间的钱、纸扎元宝、纸扎聚宝盆,现在更是出了各种各样的新物品手机、房子、车等等。老爸就负责准备烟、酒、鞭炮。
老家里一般每家都会有三四个孩子,分家之后,每个儿子都要自己准备孝敬老人的物品,然后带着自己的儿子和孙子去。二叔一直是比较节俭的人,每次带的东西都很少。每次祭祀回来,总少不了老爸的一顿数落(背地里):出多少东西都看自己的心意,代表自己有多孝敬老人,老人也会多保佑谁。每每这时,我和老妈就一起附和着老爸,笑话二叔。
其实,大家心里都知道,这些都只是一种形式。故去的老人花不了少辈烧过去的钱,也喝不到烧过去的酒。即使能保佑孩子们,也会一视同仁。我想,爸爸的这些行为,只是为了弥补父母在世时未尽的孝心罢了。爷爷奶奶那一辈,是中国最苦的一代。经历过战乱,经历过饥荒,好不容易快要熬到新时代,但是身体却熬不住了。我们的父辈们生活刚刚转好,他们经历过苦难生活,也享受到了新时代发展带来的福利,他们多希望他们的父母看到自己有能力的时候,多希望能通过自己的努力为自己的爸妈尽孝啊,可是他们没有机会了。子欲养而亲不在,悔恨、痛苦却又无能为力。
我小学二年级的时候,奶奶过世了。农村里,每次有婚丧嫁娶,闲来无事的人都去凑热闹,看吹喇叭唱戏的。但是从奶奶去世以后,每每老家有老太太过世,老爸都待在家里不敢出门。一米八高的大男人就窝在一个小椅子上,有时淡淡地嘟囔着:我没有娘了。看到这里,我立马跑开,我害怕爸爸在我面前无法释放自己的情绪,也害怕爸爸看到我满眼的泪水。
爸爸是农村的粗糙汉子,但是内心深处也有不为人知的柔软。他把最坚强的部分留给妈妈,留给哥哥和我,只把最软弱的部分留给自己。男人都不善于表达,世俗也总认为男人就应该承担更大。但是,爸爸曾经也是爷爷奶奶宠溺的小男孩儿,也曾膝下撒娇、背上哭闹。新时代的我们,会说甜言蜜语,会说土味情话,会用各种各样得方式表达自己得情绪。我们也该教教爸爸们,开心了就大笑,伤心了就痛哭,无谓压抑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