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被书名《暗时间》欺骗,本书既不是讲时间管理的,也不是讨论暗时间的。这是一本日积月累点滴思考汇聚的博客集子,暗时间只是其中一章。所有的章节放在一起其实是在告诉读者——我是如何思考的。于是,几十篇文章看下来,最直观的感受是“大神是这样炼成的啊!”
阅读这本书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刷新认识的过程,感慨太多实在不是三言两语能够表述清楚的。这本博客集子的文章像一盏盏明灯,让迷茫的我看到了前进的方向。说经典不是在过分吹嘘这本书,因为自己与作者在某些方面有着相似的情况,作者思考过的问题也困扰过我,在读这本书的时候总能找到共鸣。感触太多,还是尽量整理了几点我感觉收获最大的地方。
1、暗时间
什么是暗时间呢?实际上就是那些我们不经意间浪费的时间。每天有24小时,除掉睡觉吃饭十个小时,看似我们每天可支配的时间还有十多个小时,事实真的是这样吗?可惜结果很打脸。我们每天可支配的时间远远小于十个小时。如果有一台机器能够记录你的时间花销,记录的结果保证让你惊呆。我们每天浪费了大量的时间,而且还是在不经意间。
我们每天遇到各种不同类型的事情,大脑的能力有限,同一时间只能专注于其中一项,结果就是,我们的大脑需要不停的转换注意的焦点。大脑的注意切换时需要成本的,最明显的成本就是时间。譬如说,你刚刚看了一步惊心动魄的电影,现在要你开始看书,你肯定要经过一段时间的情绪酝酿才能从亢奋状态转移到阅读状态。转移过程中需要花费的时间就是时间损耗。
各种各样的事情把我们的时间切成了一块块碎片,各种干扰的出现使我们很难专注于其中一项工作。直接的后果是,我们需要花费大量时间来从新进入专注的状态。面对时间黑洞,我们难道无能为力吗?当然不是,作者提到了两点对策:第一、减少时间碎片,把同一类型的工作放到一块去完成,减轻大脑切换状态的频度,减少暗时间的消耗。第二、培养专注力,培养自己迅速进入专注状态的能力。有些人能够迅速进入工作状态,而有些人很容易被外界干扰,差别就在于专注力。刻意培养自己的专注力,培养自己在做一件工作时专心致志的状态,培养自己迅速投入到一项工作中的能力。这项能力无形中增加了每天的时间。看似每天还是24个小时,但实际上每天可支配的时间将大大增加。
2、学会思考
在本书中,作者谈到他有个习惯,总是准备一些问题随时进行思考。走路时,排队等候时,乃至睡觉前,总是准备一些问题“拷问”大脑。经过这样长时间的锻炼,思考在无形之中成为了一个习惯。当然,这方法有效,但还需要结合一些其他的方法才能更有效的培养思维能力。
有几个方法可以借鉴的:第一、重视思考过程。譬如解答一个数学题,解法也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如何发现解法的过程。发现解法的过程包含了思维的一般方法,对发现过程的追问和思考才更加有助于提升思维能力。很多问题,当看到解法时会有种豁然开朗,甚至有理所当然的感觉。事实是,发现解法的过程中可能尝试了各种方法,犯了许多错,最后才找到一个合适的解法。最终的解法很容易掩盖思考的过程,让我们沉迷于美妙的结果而忽视了思维的艰辛。而那艰辛的过程正是我们每个人要面对的,对过程的思考有助于我们尽快找到答案;第二、练习思考能力,思考也是一种能力,可以锻炼提升。每天进行思考,空闲的时间进行思考,准备一些问题,不时的“折磨”自己,长久的结果必然是思维能力的大大提升;第三、多质疑,不迷信权威,不把一些事情认为是理所应当的,发现问题,生活中有很多权威,大脑为了偷懒,会选择性的相信这些权威,久而久之,我们的大脑养成了迷信权威的习惯,对于权威的结论失去了质疑的能力,更多时候,我们的大脑选择性的忽视了一些问题,对于一些问题选择了视而不见,认为是理所当然。譬如苹果落地,普通人的都会认为是理所当然,从不会去质疑,只有极少数天才的科学家才会去思考质疑,结果不言自明。当然,生活中的问题远远达不到“苹果落地”的隐晦程度,但是我们却选择了视而不见。譬如,我们不会质疑一些规则是否合理,不会质疑一些物品的功能是否可以改进等等。正是对这些问题的思考质疑,大脑才会进步,才会形成解决问题的能力。
3、输出思考结果
仅仅闭门造成,埋头思考还远远不够,思想只有碰撞才能喷出火花。把思考拿出来分享的过程也是又一次思考。当把思考形成文字时,需要检验整个思考过程逻辑是否严密,推导是否还存在问题。当把一个观点表述出来时,一定要具备对观点比较深入的了解才行,不然也无法用清晰的语言来表达。所以,要想更快的提升思维能力,输出思考结果是个很有效的法子。
思考结果的输出可能是一篇文字,一个博客,也可能是论坛的讨论,也可能是朋友之间的聊天。无论哪种形式,都要求你在输出之前再次考量你的观点,考量思考过程,这个过程也是思考脱变的过程。
4、核心竞争力
在这个多变的社会里,尤其是新职业层出不穷的今天,我们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如何才能在快速发展的社会里保持不败?在本书中,刘未鹏先生总结了大牛们讨论的结果(原谅我,这段话太经典了,直接照抄了)。
我相信一下的知识技能组合是具有相当程度的不可替代性的:
1、专业领域技能:成为一个专业领域的专家,你的专业技能越强,在这个领域的不可替代性就越高。
2、跨领域的技能:解决问题的能力、创新思维、判断与决策能力、Critical-Thinking、表达沟通能力、Open Mind等等。
3、学习能力:严格来说学习能力也属于跨领域的技能,但由于实在太重要,并且跨任何领域,所以独立出来。如何培养学习能力,到目前为止我所知道的最有效的办法就是持续学习和思考新知识。
4、性格要素:严格来说这也属于跨领域技能,理由同上。一些我相信很重要的性格要素包括:专注、持之以恒、自省(意识到自己的问题所在的能力,这是改进自身的大前提)、好奇心、自信、谦卑(自信和谦卑是不悖的,前者是相信别人能够做到的自己也能够做到,后者是不要总认为自己确信正确的就一定是正确的,Keep an open mind)等等。
读到这里,迷茫的感觉少了一些,与其在迷茫和抱怨中叹息,不如踏踏实实成长,塑造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盗用和菜头先生评论《别闹了,费曼先生》(极力推荐的一本好书)的一句话“一本理科生写给世界的情书”,我对这本书的评价是:这是一个程序员写给普通人的告白信。
一直以来,提起程序猿(呃,错了,是员),人们的印象往往是,大拖鞋,不修边幅,穿着似乎永远不会换洗的衣服。程序员成了一个奇葩的存在,情商低、屌丝、加班狂……各种黑程序员的段子也层出不穷。程序员到底是什么样的呢?刘未鹏先生将自己平时的思考和生活整理成了这本博客集子,还原了程序员的部分生活。当然,为程序员洗白不是本书的目的。刘未鹏在书中反复唠叨思考的重要性,希望读者能够学会思考,培养思考的能力。
读完这本书也明白了一个道理,生命有长度和密度。有些人年纪轻轻却思想深刻,做事稳重,有些人老大不小却头脑简单,脾气暴躁,一点也不奇怪。那些做事稳重,思想深刻的人在二十几年的人生里思考了大量的问题,经历了普通人一辈子都未必经历过的事情,看似年纪轻轻,经历的密度却足够大,而有些人只是反复重复的过了几十年而已,除了年龄的增长,其他并没有太多变化。
面对生活,不必着急,希望在成长的路上能够脚踏实地,走出一条光明大道出来。也希望某天能够分享自己的经历,指导和曾经的自己一样迷茫的同路人。